Green White-eye
English name:Green White-eye
Scientific name:Zosterops stuhlmanni
【简介】
绿黄绣眼鸟(英文名:Green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stuhlmanni),属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是一种中型鸟类,分布于非洲中部高地,包括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及坦桑尼亚西北部。该物种特征鲜明,具有鲜艳黄色腹部、橄榄黄色背部及围绕眼睛的大胆白色眼环。
【外形特征】
绿黄绣眼鸟体型小巧,全长约11.5厘米,体重在6.8至14.1克之间波动。体色主要为黄橄榄色,特征前额和眉纹为淡黄色,上体呈绿色并带有少许褐色或肉桂色。臀部较背部更显亮黄绿,飞羽边缘呈黄绿色,尾羽暗色,边缘同为黄绿色。其下体呈鲜黄色,胸部及两胁则为橄榄黄色。虹膜为棕色,喙为黑色,脚为灰色或蓝灰色。雌雄形态相似。
【生活习性】
绿黄绣眼鸟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森林、灌木丛、花园、湿润林地和种植园,常成群活动,非常活跃,有时数量可达数群。在觅食上偏好以昆虫为主,同时也会食用花蜜和果实,并加入混合群落,与其他小型鸟类共处。它是一年生留鸟,在非繁殖季节可能会依据本地气候模式而局部迁移。
【鸣叫特征】
绿黄绣眼鸟最常发出的鸣叫声是一种上升颤音,高音且有波动感。它会用一系列安静、聊天似的『chew』音符来鸣唱。
【繁殖习性】
绿黄绣眼鸟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9月至10月,并在某些地方全年都有繁殖可能。繁殖巢由雌雄共同在1至3.5米高的枝梢上建造,采用小而紧致的杯状结构,主要由植物材料和蜘蛛网构成。每巢可产卵1-4枚(通常2-3枚),卵为纯白至蓝绿色,尺寸约为15.3×11.7毫米。孵化期平均为11天,由双方轮流孵蛋。雏鸟一般在出生后14天左右就能离巢,但仍主要依靠亲鸟喂食。其巢穴可能被白腹金鹃和绿背蜜为导向鸟寄生。
【外型辨识】
绿黄绣眼鸟与灰腹绣眼鸟和黄绣眼鸟相似。然而,除了地理分布,绿黄绣眼鸟在颜色表现上更为多样且较深,同时存有更显著的黄色喙上缘。其对湿度较高的栖息环境有偏好。
【保护状况】
现Green White-eye的IUCN保护评估为“未评估”。
【地理分布】
绿黄绣眼鸟主要分布于乌干达西部和南部中心地区、刚果(金)东部以及坦桑尼亚西北部。详细地,从基伍湖西部至坦噶尼喀湖北部的高森林区域以及乌干达南部即可发现它的身影。
绿黄绣眼鸟曾被误认为是非洲黄绣眼鸟的一个亚种,但经过2013年分子研究证实,其系统发育关系使其被确认为一个独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