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 River White-eye
English name:Orange River White-eye
Scientific name:Zosterops pallidus
【简介】
苍色绣眼鸟(*Zosterops pallidu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是一种小型鸟类。其显著特征是拥有白色的环眼和较为淡雅的身色。
【外形特征】
苍色绣眼鸟体型小至中等,体长10-13厘米,体重7.7-20克。头部和背部呈淡橄榄绿色,上胸有一条窄的橄榄灰色带。侧胸和两胁为肉桂色,腹部中央至下腹则为白色或淡黄色。幼鸟的羽毛色彩较为暗淡,但白色眼环从5周龄开始就能显现。
【生活习性】
苍色绣眼鸟主要以花蜜、果实、植物部分和节肢动物(如昆虫)为食,在花园里的鸟类食台上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这种鸟习惯定居,但在特定时期(如澳大利亚冬季)会向北迁徙到卡鲁和纳马夸兰地区的干旱内陆。
【鸣叫特征】
苍色绣眼鸟的叫声是类似南非绣眼鸟般的一种流浪式音乐颤鸣声,更加干燥、柔和且沉稳。其鸣叫声中重复的音符如“pee, tee, trr-per tee, ti-per, tee, ti-per, tee, trr, perr tee ti”。
【繁殖习性】
苍色绣眼鸟的繁殖季节大约从8月延续到次年的4月,巢穴通常由植物质材料搭建而成,内部用羽毛和植物绒毛铺就,并以蜘蛛茧加固。巢位于树干或灌丛密集枝叶中1-6米的高度。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约为10.5-12天,双亲共同看护幼鸟,直到巢中停留12-13天。
【外型辨识】
与其他绣眼鸟相比,苍色绣眼鸟用特定的下体颜色来区分,而南非绣眼鸟的下胸部呈现灰色或绿色。两者会相遇并发生杂交,但纯种的南非绣眼鸟明显不同。
【物种区别】
无
【保护状况】
苍色绣眼鸟在非洲南部较为常见到稀少,纳米比亚南部地区通常较多,但在分布范围的其他部分则较为稀少且呈现不定期出没的现象。这种鸟被IUCN认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苍色绣眼鸟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尤其是沿着奥兰治河地带,栖息在半干旱地区的河岸林地和其他林木地带。这种小鸟在开放丘陵、沿海国家的多种生境中都可以被发现,包括散落的树木、金合欢灌丛、草原、沙丘灌丛、河岸灌木丛、公园、树荫花园以及街道旁的树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