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Zosteropidae > Zosterops > Annobon White-eye
Annobon White-eye

Annobon White-eye

English name:Annobon White-eye

Scientific name:Zosterops griseovirescens

【简介】
安诺绣眼鸟(Zosterops griseovirescens)是绣眼鸟属的一种小鸣禽,归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体长约为12厘米。其具有鲜明的白色眼圈,是安诺博恩岛上的一种特有鸟类,常栖息于该岛上的各种林木环境中。

【外形特征】
安诺绣眼鸟头部和背部呈现灰橄榄色,冠侧较浅,有时候可以看到一条狭窄的奶油色至柠檬黄色的眼上纹。该鸟种显著的眼圈,上方比下方宽,有时在前方或后方会呈现断裂状,并有黑色的眼睑和一块深灰色的眼后线条。耳羽则带有斑驳的灰白色。翅膀呈暗褐黑色,其边缘稍微带点橄榄绿,而尾部的中心羽毛为橄榄绿色,而其他尾羽则是黑色,旁边环绕着橄榄绿的边缘。下巴、喉咙、腹部中线以及肛周区域呈现非常淡的硫磺黄色,腹下颜色较淡,下半部略带灰色,胸部为淡黄色,两胁则为淡肉桂色。腋下和翼下覆羽为白色。虹膜颜色呈浅棕色,喙为黑色或带有角棕色,脚下为灰棕色。雌雄性外观相同,幼鸟与成鸟无太大差别,只是腹部稍微增添了一点黄色色调。

【生活习性】
安诺绣眼鸟栖息的环境多样,从湿润森林、油棕榈和芒果种植园直至灌木丛和草地周围的树木均可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主要是生活在原始和再生森林的较低层,在树木冠层从最小的灌木到最大树梢均能看到它们。

【鸣叫特征】
该鸟种发出的鸣叫声为一种快速杂乱的颤音,声音中结合了一连串短促的颤音与“sip”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10月至次年2月,巢穴是十分精巧且紧密的杯状结构,由细草、植物纤维或其他柔软材料编织而成。巢址常选在小刺槐、木薯灌木,甚至悬挂于岩石上的“无叶”仙人掌中。每次产卵数量约为2枚。卵色呈白色,单枚卵的平均尺寸为18×13.5毫米。

【外型辨识】
安诺绣眼鸟凭借其独特的白色眼圈,在其分布区域内的鸟类中特别显眼,其他如体色与大小也帮助它们在野外易于辨识。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安诺绣眼鸟目前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安诺绣眼鸟仅分布于安诺博恩岛(Pagalu),该岛位于几内亚湾南部,总面积约17.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