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atobi White-eye
English name:Wakatobi White-eye
Scientific name:Zosterops flavissimus
【简介】
瓦卡托比绣眼鸟(英文名:Wakatobi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flavissimus)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一个物种。该鸟以其鲜艳的黄色腹部和独特的叫声著称。
【外形特征】
瓦卡托比绣眼鸟的体长为11至12厘米,体重9至14克。这种鸟全身鲜黄,并且头部黄色较为显著。其眼球周边有宽阔的白色环。翅前端、眼上区至眼侧面皆为明亮黄色,其中眼侧面下方则有条深黑色条纹。头部及耳羽略显绿黄色,颈背色则更淡一些;背腰部同样带有绿黄色;臀部非常醒目,呈鲜黄色;飞行羽和尾羽是黑褐色,边缘稍带黄色。下体以黄色为主,两侧可能带有轻微的绿色调。虹膜为棕色或红棕色;喙上方为黑色或棕黑色,下方为黄褐色;腿色为蓝灰色,某些个体腿部颜色带有黄褐色或棕色的痕迹。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鸣叫是一连串快速且尖锐的声音,虽然混乱但自然丰富而悦耳。鸣叫声包括了快速的高音旋律和尖锐的短音“si-si”,同时以每个1.3至1.5秒左右的短爆发重复进行,每隔6至8秒重复一次。此外,它还会发出尖锐下降的‘cheeps’音以及一些类似麻雀的声音‘tweets’。
【生活习性】
瓦卡托比绣眼鸟通常栖息在次生林、开阔林地、灌木丛、红树林、海岸林和沿海灌丛中。它们会聚集在高约270米海拔周围的低地活动,主要集中在低山坡的区域,例如瓦吉瓦吉岛。它们以果实和昆虫为食,比如榕树果实和小昆虫。
【繁殖习性】
瓦卡托比绣眼鸟会构建巢穴在枝叶间,巢高距地面1.5至4米。巢由柔软的植物纤维构成,内部覆盖了Arenga sacchifera棕榈的黑色纤维,并且用蜘蛛网加固。通常,繁殖期在南部苏拉威西可能会从9月持续到次年4月。巢穴里通常可以找到2至3枚(有时4枚)浅蓝色或白色的蛋,每个蛋长约15至15.9毫米宽11.9至12.4毫米。
【外型辨识】
与印尼的其他绣眼鸟相比,这种鸟的腹部要更为鲜黄,并且发出的声音也具有独特性。在遗传、形态和发音特征上,与红树绣眼鸟的差异非常显著,尤其是在鸣叫频率和音符数方面。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瓦卡托比绣眼鸟的保护等级属于“无危”(LC)类别。其种群受到严格保护措施,防止因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地理分布】
瓦卡托比绣眼鸟仅存在于印尼东南部苏拉威西岛外边的瓦卡托比群岛(Tukangbesi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