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pped White-eye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White-eye
Scientific name:Zosterops atricapilla
【简介】
黑冠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atricapilla,又称为Black-capped White-eye,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体长约为9至11厘米,背部呈橄榄绿色。宽幅白色眼圈环绕双眼,额头和面部前方呈现烟熏黑色。虹膜为棕色,喙和脚均为黑色。
【外形特征】
黑冠绣眼鸟的外观与桑卡白眼鸟相似,但可通过其独特的宽幅白色眼圈、烟熏黑色额头和面部前方以及橄榄绿背部的颜色进行区分。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叫声特点为一系列断续、略显干燥的乐节,常见的有“ti-tick”声。此外,还会发出尖锐的哨声,并伴有连续的“chik”和“chi-chick”声。
【生活习性】
黑冠绣眼鸟主要栖息在海拔700至3000米的高海拔森林和高山草甸。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高山区,如基纳巴卢山、木鲁山及巴图帕塔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通常与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偏好高海拔植被的区域。
【外型辨识】
黑冠绣眼鸟凭借其宽幅白色眼圈、烟熏黑色额头和面部前方以及橄榄绿背部的颜色特征,不难区分。
【保护状况】
黑冠绣眼鸟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黑冠绣眼鸟的繁殖与季节性栖息区域集中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及婆罗洲的山地森林,特别是基纳巴卢山、木鲁山等高海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