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urdidae > Zoothera > Russet-tailed Thrush
Russet-tailed Thrush

Russet-tailed Thrush

English name:Russet-tailed Thrush

Scientific name:Zoothera heinei

【简介】

黄尾地鸫(Russet-tailed Thrush,学名:Zoothera heinei)是雀形目鸫科地鸫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主要栖息于温带森林和热带湿润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

黄尾地鸫体型较大,上体呈深橄榄褐色,有黑色鳞状斑纹,其上承载着两条浅棕色翼带。喉咙和脸颊色浅,脸部条纹呈现淡红褐色。胸部为淡红褐色,腹部及其他下体呈白底配黑色鳞状斑纹。喙为浅褐色,脚为灰色偏粉或灰黄色。黄尾地鸫与绿尾地鸫相似,但略小,眼相对更大,臀部和上尾为温暖的赤褐色,翼尖多白。雌雄外观相近,幼鸟与成鸟差异不大,只是斑点不那么明显。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独特纤细,响亮而清晰,具明显的下降音调“whee-doo”声,与绿尾地鸫截然不同。

【生活习性】

黄尾地鸫以蠕虫及软体动物为食,也会食用一些果实。这种鸟类通常在森林地面的地表觅食,主要在日出前后出现在林缘和道路上。在新几内亚,亚种Papuensis有缓慢摇摆发现行为的记录。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为每年8月至次年1月。巢大型且杯状,用树皮条、干草、树叶及苔藓构成,并以细根内衬。直接建在15米高的树杈或旧树桩中,光泽度高。每次通常产卵2-3枚(在新几内亚为2枚),卵壳颜色为浅绿蓝至天空蓝色,布满了稀疏的栗色和陶土色斑点。

【外型辨识】

黄尾地鸫与绿尾地鸫相比,其喙更为小巧,对比度更高的上部标记,飞行时尾巴尖可见白色。相较于Bassian,其翼带也更加突出。

【物种区别】

黄尾地鸫与绿尾地鸫相似,但略小,眼相对更大,臀部和上尾为温暖的赤褐色,翼尖多白。相较于Bassian,其翼带也更加突出。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标准,黄尾地鸫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黄尾地鸫分布于新几内亚至俾斯麦群岛中北部的St. Matthias,舒瓦瑟尔岛(所罗门群岛中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至中段。共有四个亚种:Papuensis、Eichhorni、Choiseuli和Heinei,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