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yrannidae > Zimmerius > Slender-footed Tyrannulet
Slender-footed Tyrannulet

Slender-footed Tyrannulet

English name:Slender-footed Tyrannulet

Scientific name:Zimmerius gracilipes

【简介】
细脚小霸鹟(英文名:Slender-footed Tyrannulet,学名:Zimmerius gracilipes)是雀形目霸鹟科南美小霸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细脚小霸鹟长约9至11.5厘米,体重在6.6至9.5克之间。其头部呈灰色,体表为暗橄榄绿色。翅膀颜色较暗淡,翼缘泛黄,形成独特的颜色对比。喉部和脸部下方为淡黄白色,胸部逐渐变为暗橄榄黄色,腹部则呈黄色。眼睛灰暗,喙小而圆,为黑色,腿为深灰色。

【生活习性】
细脚小霸鹟主要栖息在雨林树冠层,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有时也摄取少量的小型果实。特别偏好吃槲寄生的果实。它们觅食方式多样,表现出较高的活跃度,通常通过站立捕食或飞扑捕食来获取食物。细脚小霸鹟常单独活动,有时也与另一只成对,偶尔加入其他物种群体活动。

【鸣叫特征】
细脚小霸鹟的叫声相对轻柔,较为常见的声音为重复的“chwit”或“what?”,音调根据地理区域不同可能有所变化。亚马逊以北俗称上升哨音“wheet”,而在亚马逊以南声音较为短促,称“whit”。另一种声音特征为四到五音节的上升模糊音符,末尾音符迅速升高。在捕食期间,细脚小霸鹟的鸣叫声音有时会转变为加速的单调音符形式。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南部为6月,在秘鲁东南部为8月至12月。细脚小霸鹟的巢位于树上,巢高能达到35米,筑巢数量至少有两只较大的雏鸟。在巴西,发现一枚蛋,尺寸为20mm×13mm,上面带有淡粉色、红棕色和灰色斑点。

【外型辨识】
细脚小霸鹟与灰冠霸鹟在外观上有显著区别,主要在于体型上的明显差异,细脚小霸鹟比灰冠霸鹟要小。同样在喙的大小和眼色的深浅上也有差异,尤其是灰冠霸鹟的眼睛颜色浅于细脚小霸鹟。

【物种区别】
亚种之间可能存在的颜色差异中,gilvus亚种的下体色彩更为鲜亮。

【保护状况】
细脚小霸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LC(无全球性威胁)。这些鸟种在多个保护区得到保护,包括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卡西基亚雷生物圈保护区、哥伦比亚的提尼瓜国家公园、厄瓜多尔拉塞瓦和萨查旅馆附近、秘鲁的阿尔帕哈约-米沙纳国家保护区以及巴西各地的多个保护区等等。

【地理分布】
细脚小霸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区域,覆盖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的西部亚马逊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