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orro Dove
English name:Socorro Dove
Scientific name:Zenaida graysoni
【简介】
索岛哀鸽(学名:Zenaida graysoni),也称为索哥罗鸠,是一种原产于墨西哥西部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中索科罗岛的特有种,现已野外灭绝。最后一次被记录到自然栖息地的时间为1972年。该物种的命名向法国科学家Zénaïde Bonaparte和美国鸟类学家Andrew Jackson Grayson致敬。
【外形特征】
索岛哀鸽是一种体型中等、腿较长的陆栖鸽类,体长约26.5至34厘米,平均重约190克。它的体色与其近缘种哀鸽相似,但头部和下体主要为深橙肉桂色或栗棕色,颈后部呈现蓝灰色。颈部有金属光泽的粉红色斑块,在换羽后尤为明显。雌鸟和幼鸟的颜色稍暗。索岛哀鸽与哀鸽的区别在于其更加暗淡的体色和更强壮的双足。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季节性湿润森林中,在引进猫前,还会在不同季节迁徙到低海拔地区。这类垂直迁移时间与其繁殖行为有关。索岛哀鸽有一定适应性,可以利用种子和小果实丰富的地带。它偏爱在地面行走,而非飞行,这种习性也是其陆栖生活的体现。该物种的特异性行为,如配偶分别照顾年幼的鸽子,可能为了减少天敌的捕食。
【鸣叫特征】
索岛哀鸽的鸣叫声是由连续的“咕-呜呜呜咕-”组成,每个声素约持续一秒。
【繁殖习性】
索岛哀鸽主要在人工环境下的1到2.5米高的巢穴中产卵,通常一窝两颗白色蛋,孵化期大约14至17天后雏鸟破壳而出,大约在卵生后14至20天能够独立。
【保护状况】
目前索岛哀鸽被IUCN列入野外绝灭(EW)级别。人工繁殖已经取得一些进展,譬如英国伦敦动物园就于2006年成功繁殖了索岛哀鸽个体,这为该种类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进展向其未来可能的重新引入与复育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理分布】
索岛哀鸽以前生活于索科罗岛及其西向约400公里外的克拉里昂岛。目前全球人工养殖的纯种个体不足200只,大多数存在于北美和欧洲的动物园和其他设施内。正在进行的一项再引入计划旨在清除索岛上的猫并恢复其野外环境,向着该物种的复育与回归发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