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Crake
English name:Black Crake
Scientific name:Zapornia flavirostra
【简介】
黑苦恶鸟(学名:Zapornia flavirostra),又称Black Crake,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小田鸡属。该物种体型较小(约19至23厘米),羽毛以黑色为主,带有橄榄棕色调,红眼,黄色喙,以及醒目的红腿。其广泛分布于非洲次撒哈拉区域,除了干旱的西南部和东北部沙漠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黑苦恶鸟外表黑羽带橄榄色,特征反射率红眼、黄喙和鲜明的红腿脚。未成熟的幼鸟则以灰色和钢蓝色为主。幼鸟的特征为绿黄色的喙和淡色的爪子及脚趾,父母呈现黑色。
【生活习性】
黑苦恶鸟主要为留鸟,但根据降水情况会显示出局部迁徙行为,雨后最为活跃。其饮食包括昆虫(软体动物、青蛙、鱼类)、植物种子等。
在非繁殖季节,该鸟类通常独自活动,到了繁殖季节则会出现夫妻配对和家族群的情况,有时可达10余只。
【鸣叫特征】
它们在水中寻找食物,体态如一小型潜水艇,在水面植被上站立或攀爬以觅食,甚至可以栖息在河马与疣猪背部,捕食活动于水面之上的昆虫。鸣叫用于繁殖求偶,非繁殖时期基本不发声。
【繁殖习性】
该物种实行单配制,全年均可繁殖,但雨季繁殖数量较之更多。一夫一妻会在水面上的植被中共同建造复巢,在大约20至50厘米高度的植被间筑巢,有时甚至高达3米。雌鸟每次产卵2至6个,常见3个卵,卵为白色,带有棕色斑点,孵化期为13至19天,由双方亲鸟轮流孵化,受上一代成员协助。即使孵化不到3天,雏鸟也可以离开巢穴,但初期仍需成年人保护。5到6周后,幼鸟可以飞行,最终于接下来的繁殖季节前独立,并加入新的家庭群体。
【保护状况】
黑苦恶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尽管种群数量尚不明晰,但保护级别表明,尽管栖息地改变可能对数量产生影响,但总体趋势显示该物种面对的危险程度不高。其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黑苦恶鸟广泛分布于非洲次撒哈拉区域,除了干旱的西南部和东北部沙漠地区。它们偏爱具有充足植被覆盖面和部分永久性水域的环境,尤其是芦苇丛和水生植被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