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skered Yuhina
English name:Whiskered Yuhina
Scientific name:Yuhina flavicollis
【简介】
黄颈凤鹛(英文名:Whiskered Yuhina,学名:Yuhina flavicollis),归类于雀形目绣眼鸟科凤鹛属。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长度约13厘米,以其独特的浓密冠羽和后颈的金色环而著名。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海拔范围从1200米至2800米不等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和混交林。
【外形特征】
- 面部:前额、头顶和羽冠为深褐色,眼先黑色,眼周白色。
- 体羽:上体橄榄褐色,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有时是白缘;尾上覆羽微带茶色或棕褐色。
- 胸部及以下:颈部棕色领圈明显,上胸部白色带有少量赭色纵纹;下腹部为白色或淡棕褐色,同样具有白色纵纹。
- 差异:不同亚种间面部鼻羽颜色存在变化,有的颜色较浅,有的颜色稍暗,但这种差异不显著。
【鸣叫特征】
- 鸣声:反复发出尖锐、强调前音的声音,继而逐渐减弱,或是类似于“twe-tyurwi-tyawi-tyawa”的鸣唱。
- 呼叫声:有轻微的吱吱声和粗糙的鼻音。
【生活习性】
群体通常5-10只一处生活,仅繁殖季节呈现伴侣形式,其间与其他小型鸟类共存觅食,以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及植物果实为食。树栖行为活跃,偏好停留在高处的树枝之间。
【繁殖习性】
- 生活习性:多于春夏产卵(5-7月),在粗枝或苔藓堆中筑巢。
- 卵:每窝3-4个,卵大小约19-20毫米×14-15毫米。
【外型辨识】
黄颈凤鹛的黑色髭纹及皮黄色领环是其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 IUCN红色名录等级:无危(LC)。
- 特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级别:被纳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及越南等地。覆盖喜马拉雅山脉至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并向南延伸到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