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winged Cotinga
English name:White-winged Cotinga
Scientific name:Xipholena atropurpurea
【简介】
白翅伞鸟(学名:Xipholena atropurpurea,英文名:White-winged Cotinga)属于雀形目伞鸟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部的巴西,栖息范围从Paraíba延伸至Rio de Janeiro北部。
【外形特征】
雄鸟体型不大,体长约为19厘米,体重在58至65克之间;雌鸟略小,体重约56至67克。雄鸟身上的羽毛为深紫黑色,翼展部分白色,并十分醒目;雌鸟则为灰褐色,翼羽边缘呈白色。
【生活习性】
白翅伞鸟成长过程需经过多次换羽,雄鸟的全羽将在四到五次换羽后长成。栖息于潮湿温润的密林,活动范围受限,偏好湿润环境,有时也会在接近森林边界的开阔地带出现。海拔跨度为海平面至900米之间。以水果为主食,偶尔也会食用一些昆虫,尤为偏爱直径在4至12毫米大小的果实。
【鸣叫特征】
雄鸟可以发出类似‘chíu’的高音鸣叫,伴随有嘶哑的叫声;雌鸟则能发出如‘purp’等响亮的声音。飞行中的翼拍会产生特有的翼鸣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雄鸟在这一时期会在树顶进行复杂的飞行展示,伴随着响亮的翼鸣。巢为简单的杯状结构,由极细的根须筑成,悬挂于高度达到15至20米的树杈间。每窝产一卵,具体的孵化和育雏时间周期尚未明了。
【外型辨识】
白翅伞鸟具有独特的识别特征,即雄鸟和雌鸟羽毛的特定外观,尤其雄鸟的紫黑羽毛与翅膀的白边极为独特。
【保护状况】
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白翅伞鸟的数量显著减少。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白翅伞鸟现已被列为易危物种(VU)。《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附录II和附录III》(CITES)也对白翅伞鸟进行了保护,将其列为I级物种。白翅伞鸟主要分布在总面积约992平方公里的13个保护区里,包括Pedra Talhada、Una以及Sooretama等重要生物保护区,还有Desengano州立公园和Monte Pascoal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
白翅伞鸟的分布范围不限于巴西东部。最初科普资料中存在一些误导,将其中与该鸟的混淆鸟类的分布广泛误认为是白翅伞鸟的真正分布。但实际上,白翅伞鸟主要栖息在南美洲巴西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