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ked Xenops
English name:Streaked Xenops
Scientific name:Xenops rutilans
【简介】
纵纹翘嘴雀(学名:Xenops rutilans),是一种生活在中美洲至南美洲的雀形目灶鸟科翘嘴雀属的小型棕色鸟类。其地理分布涵盖了从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的广阔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纵纹翘嘴雀长约12厘米,重量在10至15克之间。喙尖端楔形,相对较短且厚。全身呈红褐色,并有明显的白色眉纹和脸部侧向条纹。背部分散着条纹;尾部和臀部呈现出类似的红褐色,杂有黑色条纹的下腹部和胸部也可见深浅相间的淡色条纹。喙部上半部分呈暗褐色至黑色,末端可能有深色,而下半喙则粉灰至白色;虹膜呈现棕至深褐色,它们的腿脚颜色通常为灰色至黑色。
【鸣叫特征】
纵纹翘嘴雀的鸣叫由一系列连续且音高的'swee'或'zeet'音组成,通常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加速最终达到高潮,有时具有突出的结束音量。另外,它们还有发出尖锐的‘peet’或‘cheet’叫声的能力。
【生活习性】
纵纹翘嘴雀聚居在多种类型的森林和林地环境中,包括常绿和落叶山地森林,海拔高度在700米至2400米之间,生长于安第斯山脉、热带落叶林和热带低地的常绿林等。这些鸟儿通常单独活动或成对,偶尔加入混群,构造自己的活动空间。低层和亚冠层通常成为它们追逐昆虫的理想场所,它们的捕食技巧及其多样性,包括攀爬、敲打和剥离树皮等,让它能够在细枝上迅速移动。
【繁殖习性】
这些鸟类在一年的不同时间进行繁殖,产卵通常发生在哥斯达黎加的1月至5月,以及特立尼达岛的2月至5月。它们选择天然洞穴、秃头啄木鸟留下的旧洞穴或自己挖掘的软木洞穴筑巢,巢主要由少量的根纤维或被撕裂的植物纤维构成。每窝产卵数量在2至3枚,孵化周期尚未完全了解。
【保护状况】
纵纹翘嘴雀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在其广阔分布范围内,虽然数量并不多,但相当常见。不同亚种中存在羽色和条纹的细微差异,分布区域包括安第斯山脉和低地森林,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栖息地的干扰,即使是在较小和退化的森林片段中也能繁衍。
【地理分布】
纵纹翘嘴雀的生活范围涵盖了从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的广阔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