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banded Greytail
English name:Double-banded Greytail
Scientific name:Xenerpestes minlosi
【简介】
双斑灰尾雀,英文名:Double-banded Greytail,学名:Xenerpestes minlosi。归类于雀形目,灶鸟科,灰尾雀属。
【外形特征】
成年双斑灰尾雀体长约为11至12厘米,体型小巧。外观呈灰褐色,上半部深灰,下半部微白,雌雄羽色相近。头部为黑色,显著特征包括眼后的灰色线条和翼上的黄色斑纹及白色横带。喉部及腹部羽毛呈奶油色并带有灰斑,尾下覆羽为橄榄色。相对于成鸟,幼鸟的头部白色条纹更为模糊,且腹部颜色更灰白,翼部无白色横带。
【鸣叫特征】
双斑灰尾雀的鸣叫声特点是连续而迅速的颤音,振频逐渐增强。
【生活习性】
栖息于低海拔至山脚处的常绿森林,包括原生林和成熟的次生林。它们通常在没有大量人类干扰的区域中活动,范围覆盖森林中层至树冠层,尤为偏爱藤蔓丰富的区域。此外,这种鸟常以单一或双带的形式活动,会加入混合种类的觅食群体。觅食以倒挂于叶子下的姿势捕捉节肢动物为主。
【繁殖习性】
未在原文中提及相关描述,因此不输出此部分内容。
【外型辨识】
该物种共有两支亚种,分别为X. m. minlosi和X. m. umbraticus,后者的上体颜色较更深。此外,这种独特的鸟种分布及观察记录补充显示它在南美洲广阔的区域有着重要的存在。
【物种区别】
与同属的橙额绒顶雀相比,易于通过其翼上的显著白色横带及眉纹,以及橄榄色的尾下覆羽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双斑灰尾雀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在生态环境内有条件生存与繁衍。
【地理分布】
双斑灰尾雀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巴拿马东部至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及厄瓜多尔西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