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Laridae > Xema > Sabine's Gull
Sabine's Gull

Sabine's Gull

English name:Sabine's Gull

Scientific name:Xema sabini

【简介】
叉尾鸥(Xema sabini),又称萨宾鸥,属于鸻形目鸥科。其显著特征包括灰色头部、带有黄色尖端的黑色喙,以及由黑色、白色和灰色构成的独特翼部图案。

【外形特征】
叉尾鸥体长在27到33厘米之间,翼展约81至87厘米,重135至225克。成鸟背部为淡灰色,翅膀覆羽颜色相同,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白色,形成明显的对比。尾部白色且有分叉。繁殖季时,雄性头部变深灰色。幼鸟翅膀同样表现为三色模式,但灰色部分被棕色取代,并且尾端有黑色横纹。喙为黑色,尖端黄色,长达约2.5厘米。

【鸣叫特征】
叉尾鸥的鸣声为尖锐且高亢,类似于沙哑的叫声,带有粗喘息的嚎叫。

【生活习性】
叉尾鸥生活在北极的海岸线和苔原地区,繁殖季节主要以淡水或陆生猎物为食,包括甲虫、水生昆虫、蜘蛛、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甲壳类动物及鱼类等小型脊椎动物。在非繁殖季,叉尾鸥则主要在海上觅食,捕食鱼类、乌贼和浮游生物。

【繁殖习性】
叉尾鸥繁殖于北极的苔原地带,一般选择潮湿区域筑巢,巢简陋,由草构成。每窝通常产2到3枚橄榄褐色斑点的蛋,孵化期为20至25天。雏鸟依靠淡水或咸水岸线上的昆虫成长。

【外型辨识】
叉尾鸥易与三趾鸥、楔尾鸥、小鸥和伯氏鸥混淆,但通过翅膀的独特图案可以有效区分。幼鸟与笑鸥的幼鸟也有相似之处,但仍可通过翅膀上的图案识别。

【保护状况】
叉尾鸥的IUCN评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叉尾鸥繁殖于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岛、圣劳伦斯岛、阿拉斯加西部和加拿大北极地区,越冬期间分布于南美西海岸至智利北部和非洲西南海域从安哥拉至南非东南部。同时,分布范围较广,并在世界各地有迷鸟记录。

叉尾鸥为部分迁徙性鸟类,主要栖息于开放的海洋及岛屿环境,以水生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