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iphagidae > Xanthotis > Spotted Honeyeater
Spotted Honeyeater

Spotted Honeyeater

English name:Spotted Honeyeater

Scientific name:Xanthotis polygrammus

【简介】
斑吸蜜鸟(学名:Xanthotis polygrammus),也被称为“Spotted Honeyeater”,是一种雀形目,吸蜜鸟科,黄脸吸蜜鸟属的中等体型鸟类。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以及南部草原地区。

【外形特征】
斑吸蜜鸟长15至17厘米,体重18至23.5克。雄鸟略微较大。头部和颈部呈暗色,颈背点缀着白色斑点。眼周环绕的粉红色裸露皮肤尤其特点鲜明,加上耳部的黄色斑块标示了其独特外观。背部呈现灰褐色,点缀着白色小点,腹部白色并带有大的暗色斑点和一条深色条纹贯穿胸间。它们拥有适度长且略弯的喙,嘴呈黑色,趾爪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树木层顶端,活动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的低地森林树冠层。斑吸蜜鸟主要以昆虫、蠕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同时也食用花蜜和果实,比如无花果。它们往往单独行动,偶尔也会以两到一小群的形式出现。

【鸣叫特征】
斑吸蜜鸟能发出悦耳的重复上升音调,音调类似“wudee”。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外型辨识】
斑吸蜜鸟的腹下部复杂而独特的图案和显眼的粉红眼环使其容易与其他种类的鸟类区分开来。这些特征共同标志了斑吸蜜鸟独特的生态特征与栖息环境。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斑吸蜜鸟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新几内亚地区,包括繁殖区域。它们主要栖息于湿润低地森林,并时常活动于开阔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