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rt's Tetraka
English name:Appert's Tetraka
Scientific name:Xanthomixis apperti
【简介】
阿氏旋木鹎(英文名:Appert's Tetraka,学名:Xanthomixis apperti),隶属于雀形目马岛鹎科短嘴旋木鹎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马达加斯加特有的鸟类。主要栖息在该岛西南部特定的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阿氏旋木鹎体长约15厘米,体重在11至17克之间。其头部及颈部呈现蓝灰色,上体覆盖着橄榄灰绿色的羽毛,翅膀颜色略深。眼睛上方有明显的白色眉纹,眼周为淡灰色眼环。其下颚中部稍显膨胀,喙基部呈现灰色,其他部分则为深色。腿部为浅角质色或浅红色。雄性和雌性在外观上极为相似,雌鸟通常稍小一些。幼鸟的具体特征目前尚无详细记录。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偏好栖息在600至800米海拔的落叶林以及900至1330米的孤立山丘上残留的常绿森林区。通常以2至8只为群体活动,偶尔单独出现。在由长嘴马岛莺组成的混合物种群中,它们也可能成为成员。阿氏旋木鹎常在低矮密集的林下层觅食,活动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有时会在地上行走,主要捕捉鞘翅目的象甲、双翅目的蟋蟀、鳞翅目的毛虫、膜翅目的蜂类、直翅目的蝗虫等昆虫。此外,它们也食用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会觅食植物种子与浆果。
【鸣叫特征】
阿氏旋木鹎发出一系列高音颤动的“tsee”或“tseetsee”叫声,声音与灰冠旋木鹎相似,同时也模仿着尖锐的预警声“tsirr”。
【繁殖习性】
目前关于其繁殖的详细信息仍不清楚,但有亚成鸟记录显示于四月,而且有十二月的巢穴记录。
【外型辨识】
在小范围内,阿氏旋木鹎可以通过其更明亮的腹部颜色、灰色的头部和较淡的眼纹而与眼镜旋木鹎区分开来。和长嘴马岛莺相比,它的体型较小,颜色更加鲜艳。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阿氏旋木鹎被列为易危等级(VU)。
【地理分布】
阿氏旋木鹎仅限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西南部,主要发现于Zombitse-Vohibasia国家公园的落叶林和Analavelona分类森林的山区常绿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