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eyed Vireo
English name:Red-eyed Vireo
Scientific name:Vireo olivaceus
【简介】
红眼莺雀(Red-eyed Vireo,Vireo olivaceus)是雀形目莺雀科绿鹃属的一种鸟类。其特征包括橄榄绿色的上体、白色或带有淡黄色调的下体、红眼睛和灰色头冠,额部有黑色线条。红眼莺雀因其连续不断的歌唱而闻名,尤其在夏季午后期间,它们在北方的成熟落叶林中繁殖,冬天则迁徙至南美洲。
【外形特征】
红眼莺雀的成年体长约12-13厘米,体重12-26克。其头部为灰蓝至蓝灰色,背部为橄榄绿色,上体与头部形成明显对比。眉毛白色并与黑色边界线条相接,从鼻孔延续到眼后逐渐消失。耳羽和颈部侧面为淡橄榄灰色,比背部更浅且偏灰。下体白色,偶尔带有淡黄色调,眼睛鲜亮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少数个体眼色为棕色。其第十初级飞羽极大缩短(3-9毫米),显著短于最长的初级覆羽,P5比p9更短4-8毫米。
【鸣叫特征】
红眼莺雀拥有独特的鸣叫声,由一系列滑音组成,通常以降调和升调结束,并伴随着短暂的停顿,整个结构像是一连串的提问与回答。这种连续不断的歌唱特征在鸟类界很少见,红眼莺雀每天歌唱量超过20,000首歌,是此界中最勤奋的歌手之一。
【生活习性】
红眼莺雀偏好在开阔的落叶林栖息,主要繁殖区为北美东部及中西部,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它们在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一带度过冬季,几乎可以在任何有林木覆盖的生长区域找到它们的踪迹。红眼莺雀主要捕食昆虫,尤其偏爱毛虫和蚜虫,有时会悬停捕食。在热带地区,它们常结成混群,活跃于树冠较高处,并在迁徙前和冬季食用多种浆果。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红眼莺雀在树分叉处筑造杯状巢,雌鸟承担筑巢、孵蛋和饲养幼鸟的责任。它们产的蛋可能遭受到猎食鸟类如棕头牛鹂和紫辉牛鹂的巢寄生。幼鸟也有被寄生虫Haemoproteus 和 Trypanosoma感染的风险。
【外型辨识】
需要与与红眼莺雀外观相似的有绿莺雀、南美莺雀、黑髭莺雀和尤卡莺雀进行区分。可通过下体、翼斑、头部图案、颜色和声音的不同来辨认。其中,南美莺雀的下体更鲜亮,虹膜颜色为棕红色;黑髭莺雀的显著特征是黑色颊纹和较大的喙;上体颜色更深的黑髭莺雀和颜色由淡黄色至橙色变动的下体。
【保护状况】
IUCN对于红眼莺雀的保护状况评估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红眼莺雀在繁殖期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中东部地区。它们在南美洲主要生活在亚马逊盆地东部的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