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pped Vireo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Vireo
Scientific name:Vireo atricapilla
【简介】
- 英文名:Black-capped Vireo,学名:Vireo atricapilla
- 属于雀形目莺雀科绿鹃属,主要分布于北美和中美洲地区。
【外形特征】
黑顶莺雀以其独有的黑色头部和白色的显著眼圈著称。雄鸟头部除喉咙外全黑,眼圈白色,虹膜呈红褐色。
- 成年雄鸟:上体橄榄色,下体白色,侧翼泛黄绿色至黄色,两翼有两条黄色条纹,眼前上方两处眼圈形成白色环,眼中带有红色眼珠。
- 成年雌鸟和幼鸟:颜色较成年雄鸟淡,头部呈灰色,具有明显的白色眼圈伴有黑色斑点,颜色上更加柔和。
- 第一年雄鸟:颈背趋于灰色。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密集的橡树和杜松灌木丛或者丘陵地带。主要以昆虫幼虫为食,会在植被低处跳跃寻找猎物。
【鸣叫特征】
黑顶莺雀鸣唱在繁殖季节明显,歌曲被描述为“drink yur, drink yur or drink yur teee”,持续时间长且频率高。
【繁殖习性】
筑巢过程由雌雄共同完成。雌鸟一般在巢中产下三到四个蛋,孵化期约为14到17天,雏鸟期大约为10到12天。雌鸟承担孵化任务,雄鸟则主要提供食物。一对黑顶莺雀能在一个繁殖季内多次产卵。离巢后的幼鸟在繁殖季节中常由雄鸟照顾,雌鸟则会用相同雄鸟或与其他雄鸟共同筑巢。
【外型辨识】
区别于其他莺雀种类:
- 蓝头莺雀:有红眼与更宽的眼圈,头部黑色(成年雄鸟)或灰色(雌鸟和幼鸟)。
- 赫氏莺雀:帽和背部均匀灰绿,眼圈不明显,喉咙呈橄榄色,下颌苍白。
【保护状况】
黑顶莺雀一度面临严重数量减少的风险,威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城市开发、放牧和植被管控等。其状况曾被列为濒危物种(1987至2018年),得益于积极的保护措施,物种在2018年被重新评估为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分布区域主要在北美与中美洲,冬季迁徙至墨西哥西海岸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