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 Lorikeet
English name:Palm Lorikeet
Scientific name:Vini palmarum
【概述】
棕榈吸蜜鹦鹉(学名:Charmosyna palmarum),又称Palm Lorikeet,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吸蜜鹦鹉族。它们以花蜜、花粉以及果实为食,生活在未受人类干扰的原始森林中。
【外形特征】
棕榈吸蜜鹦鹉身长大约17厘米,重量约为35克。全身覆盖着亮丽的绿色羽毛,胸部、腹部以及尾羽内侧为略微偏黄的绿色。从前额到喙的周围,包括下巴区域为明显的红色。上背部呈浅橄榄棕色,翼下覆羽为灰绿色,尾羽上半部中央也呈现绿色,而尾羽端部则带有宽大的黄色边缘。鹦鹉的鸟喙为橘红色,虹膜为橙色。雌性鹦鹉的前额和鸟喙周围的红色区域较不显眼,且背部缺乏橄榄棕色的羽毛,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呈现明显的绿色。幼年个体的虹膜为棕黑色,鸟喙也比成鸟颜色要深。
【生活习性】
该鹦鹉主要栖息于环境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高山森林或茂密植被区,海拔通常高于1600米。它们以小群体活动,有时在食物充足时可以聚集高达30余只。尽管全身为绿色羽毛可以在树林中伪装,但其尖锐鸣叫声还是比较显眼的。棕榈吸蜜鹦鹉大部分时间在寻找食物上四处游荡,并没有固定地点。除了花粉、花蜜和水果外,也会捕食昆虫和幼虫。
【鸣叫特征】
该鸟类会发出独特而尖锐的‘tseet’叫声。当它们栖息在枝头静止时,会发出高音调的颤音及短促的啾啾声。叫声是这种鹦鹉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不仅用来联系同伴,还可能是警告或求偶行为的一部分。
【保护状况】
棕榈吸蜜鹦鹉分布在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地区及其周边太平洋岛屿(注释包括:新西伯地斯岛、杜夫岛、圣塔克鲁兹岛和银行群岛)。根据IUCN红色名录,其保护等级为易危(VU)。由于它们对环境要求严格,特别是在原始森林中,这些鹦鹉无法适应受干扰或破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