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Veniliornis > Red-rumped Woodpecker

Red-rump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Red-rump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Veniliornis kirkii

【简介】
红腰啄木鸟(英文名:Red-rumped Woodpecker;学名:Veniliornis kirkii)属于食形目啄木鸟科黄臀啄木鸟属,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西北部。

【外形特征】
体长约15至16厘米,体重30至42克。雄鸟额头呈淡褐色并带有黄色颈背,以及红色臀部;相比之下,雌鸟头部为暗褐色带绿晕。上体呈橄榄褐色,下体条纹显著,腹部的条纹更宽。其尾部为深棕色,边缘带有白色斑点。喙长约直而颜色呈黑色,下颚颜色稍淡。腿为灰绿色,带有蓝绿色调。

【鸣叫特征】
红腰啄木鸟发出的鸣声为“keer”,声音逐渐减弱,较棕翅啄木鸟的叫声柔和,类似于kiskadee或高原啄木鸟的鸣叫。该鸟也会发出‘wih’或‘kwee’的声音,偶尔还伴有微弱的喉音‘yuk’或‘yk’。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多种低地和丘陵生境,包括湿地林、次生林、灌木丛、红树林边缘、画廊森林、干燥落叶林、开阔林地、稀树草原、椰子园及墓地等。它们通常在森林中层和树冠活动,但在次生林和空旷地带可以降至较低层次。以幼虫和成虫蛀木甲虫及其他昆虫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12月至2月,有时会持续到3月份。红腰啄木鸟常在树枝或棕榈树上挖掘巢穴,高度在3至8米之间,巢口直径约5厘米,巢深约35厘米。每窝产卵2至3枚。

【外型辨识】
与其他啄木鸟相比,红腰啄木鸟最显著的特征为红色臀部、较少的黄色颈背、简单的面部图案以及较窄的下体条纹。例如,与其他物种的乔科啄木鸟相比,红腰啄木鸟的红色臀部更为明显,头部没有红色,冠部呈暗褐色带绿晕。该鸟不同的亚种如monticola体型较大,下体条纹更重;continentalis体型较小,颈部黄色更多,下体条纹较宽;而cecilii则小于continentalis,下巴和喉咙颜色较浅,翅膀覆盖的斑点更少,尾部条纹较多。

【保护状况】
红腰啄木鸟的保护状况被归类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红腰啄木鸟的分布范围从中美洲至南美洲西北部,包括哥斯达黎加至秘鲁、巴西、圭亚那和特立尼达及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它们常出现在萨拉曼卡国家公园(哥伦比亚)、亨利·皮蒂耶国家公园(委内瑞拉)、廷马拉迪亚自然保护区(厄瓜多尔)及图姆贝斯国家保护区(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