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ailed Koel
English name:Long-tailed Koel
Scientific name:Urodynamis taitensis
【简介】
长尾噪鹃(学名:Urodynamis taitensis)是属于鹃形目,杜鹃科的一种大型鸟类。该鸟以其横纹斑点及显著长尾著称,主要在新西兰进行繁殖,但在冬季会迁徙至多个太平洋岛屿。
【外形特征】
长尾噪鹃体长约40-42厘米,翼展约47-52厘米,体重可达120克。其翅膀宽且尖,尾部长而顶端柔软圆润。喙短而粗,带微钩。上身呈现棕色条纹,下身则有深色条纹覆盖在白色底色上。幼鸟身上有斑点,腹部和头部侧面呈淡黄色。
【生活习性】
长尾噪鹃偏好栖息于丰富的森林环境,不论是大陆上的还是近岸或离岸的岛屿。它们活跃于山地森林的密闭冠层之下,常常出现在本地森林中。在非繁殖期,它们也会生活在异国松树林、灌木丛、农田以至于城市花园里。
【鸣叫特征】
这种鸟发出尖锐的哨声,有时还被形容为“尖叫者”。它们的叫声在迁徙期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听到。
【繁殖习性】
长尾噪鹃仅在新西兰繁殖,繁殖期介于10月初至翌年2月或3月,有时会延续至4月。它们总是将蛋产在其他鸟儿如Mohoua的巢中,利用这些宿主来抚养自己的幼鸟。而幼鸟则会将宿主的蛋推出巢外,以保自身生命的延续。
【外型辨识】
长尾噪鹃与新西兰隼相比,具有更直的喙并拥有一条独特的长尾,幼鸟的斑点及淡黄色腹部特征易于识别。
【物种区别】
成年长尾噪鹃与幼鸟在外表上具有明显差异,幼鸟身上有斑点,腹部和头部侧面呈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