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Upucerthia > Buff-breasted Earthcreeper
Buff-breasted Earthcreeper

Buff-breasted Earthcreeper

English name:Buff-breasted Earthcreeper

Scientific name:Upucerthia validirostris

【简介】
黄胸爬地雀(学名:Upucerthia validirostris),是雀形目灶鸟科爬地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中部至阿根廷西北部,包括玻利维亚和智利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黄胸爬地雀中等体型,体长17–21厘米,体重30至45克。该种有着长而弯曲的喙,并且头部上方为暗褐色,背部具有淡色的斑点。翼基部呈现红色,喉部和上胸部灰色,带有微弱的棕色尖端,下胸至臀部为浅黄色。虹膜呈深棕色,喙呈黑色,基部略显较浅,腿和脚为黑色至深棕色。幼鸟的胸部标记更为显著。

【鸣叫特征】
黄胸爬地雀不是特别善鸣。它们的鸣声为一连串持续约5个音符的干燥颤音,音节数大约为10个或更多,通常为("tyik")。它们的叫声则是一声低沉的("chwit")。亚种jelskii的鸣声为丰富而不规则的颤音,通常持续从几秒到十几秒以上,音调先升后降,速度有先加快后减慢的变化。

【生活习性】
黄胸爬地雀栖息于海拔2700至4000米的普纳草原和干旱山地灌木丛,青睐于干涸溪流和峡谷中的浓密灌木丛以及岩石和斜坡。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通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忙碌于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南半球夏季繁殖,繁殖期通常为11月至3月,可能有些地区存在差异。它们在土堤末端的洞穴中筑巢,有时也利用岩石裂缝,巢内以草垫底。产卵数一般为两枚,但孵化期及其他育儿细节尚不明了。

【外型辨识】
与其它爬地雀相比,黄胸爬地雀的羽毛颜色较为单一,没有显著的苍白眉纹,且与白喉爬地雀的鸣声不同。

【保护状况】
黄胸爬地雀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低危(LC),其栖息地主要免于人为干扰,但存在过度放牧的威胁。

【地理分布】
黄胸爬地雀主要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从中秘鲁延伸至阿根廷西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乌拉圭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