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Upucerthia > White-throated Earthcreeper
White-throated Earthcreeper

White-throated Earthcreeper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Earthcreeper

Scientific name:Upucerthia albigula

【简介】
白喉爬地雀(英文名:White-throated Earthcreeper,学名:Upucerthia albigula)是雀形目灶鸟科爬地雀属的一种珍稀鸟类,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的秘鲁西南部和智利北部较为干燥的山地灌丛中。它们常见于村落附近的农业梯田地带。

【外形特征】
白喉爬地雀成鸟体长约18至19.5厘米,体重约40克,具有长而强壮且明显向下弯曲的喙。其头部、背部和臀部呈棕色,冠部颜色较深,并带有灰色调。白色眉毛非常宽且显眼。尾部长而呈红褐色或红棕色,翼覆羽为暗红棕色,飞羽颜色更深。胸部淡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浅,下腹部中央呈白色,两胁呈现红褐色。虹膜为棕色,上喙黑,下喙灰黑色或黑色;腿和脚则为黑色、深棕色或深灰色。

【鸣叫特征】
白喉爬地雀的鸣叫听起来像快速升降调的清晰音节,“tup tup chi-chi-chi-chi-chi”。

【生活习性】
白喉爬地雀一年四季均在分布范围内定居,常以独居或成对的方式在地面奔跑和跳跃来觅食。它们通常在岩石陡峭的沟壑、沙漠地带的仙人掌丛和散落的灌木丛中发现食物,也会在灌溉农田边缘与干燥自然生境相交的地方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包括11月,有关白喉爬地雀的繁殖生物学信息极少,只发现了一个巢穴位于岩壁峭壁的长隧道末端,内部铺有草料,含两个卵。

【外型辨识】
白喉爬地雀与平原胸爬地雀(Upucerthia jelskii)相似,但白喉爬地雀的喙更为粗壮,翼覆羽颜色偏红棕色,而飞羽全为红棕色,没有平原胸爬地雀那样的狭窄黑褐色边缘。超眼线在白喉爬地雀更为显眼,下腹部与浅棕色腹部之间的色差更大。

【物种区别】
白喉爬地雀栖息的区域低于平原胸爬地雀。

【保护状况】
白喉爬地雀的保护状况被IUCN评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白喉爬地雀分布于秘鲁西南部和智利北部,范围从秘鲁的利马省向南延伸至智利的塔拉帕卡区。它在秘鲁栖息的海拔最高可达3500米,在智利则为3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