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r Sooty Owl
English name:Greater Sooty Owl
Scientific name:Tyto tenebricosa
【简介】
乌草鸮(学名:Tyto tenebricosa),又称“Greater Sooty Owl”,属于鸮形目、仓鸮科、草鸮属,是中到大型的鸮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几内亚东北部的深谷森林中。曾于巴斯海峡的弗林德斯岛被观察到过。
【外形特征】
乌草鸮体型粗大,雌鸟通常比雄鸟体型更大、颜色更淡。雌鸟体长在41至50厘米之间,体重范围为750至1200克;雄鸟体重较轻,在37至43厘米之间,体重约为500至700克。它们肩部和体背呈深黑色至灰色,腹部颜色浅一些,翅膀覆有白色斑点。乌草鸮拥有深色的大圆眼睛,位于暗灰银色或烟熏黑色的圆形面部盘上,此盘边缘有厚重的黑色边框。其脚大且防腐覆盖着羽毛。
【生活习性】
乌草鸮属于夜行性种类,白天栖息于大树洞、洞穴或密布树叶的树冠层,主要在大片湿润雨林的深谷环境中活动,周围多有光滑树皮的桉树、树蕨和湿润森林下层植被。尽管它们可能在较干燥的区域觅食,但通常会选择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筑巢和休憩。
【鸣叫特征】
乌草鸮的鸣叫声是一个高亮的尖叫,音量大而锐利,持续约两秒。
【繁殖习性】
乌草鸮在创造性的自然保护措施下选择洞穴或大型空心树筑巢,雌鸟会停留在巢中等待产卵,通常1至6月期间进行此活动,具体生育时间依据地点及气候而定。每个巢每次产卵1至2枚,每枚卵均为哑白色。孵化期大约为42天,雄鸟在孵化期间会负责寻找食物配送给雌鸟。孵卵期间,母亲几乎不出离巢穴。雌鸟没有亲自为初生的雏鸟直接提供食物,但雄鸟提供的食物间接帮助雏鸟生存。雏鸟羽色初生时呈灰白,大约在3个月时可以展开飞翔。幼鸟在离开时还依赖典型的巢中照顾约数周,直到具备完全的独立觅食能力。
【外型辨识】
乌草鸮是国内已知体型最大的仓鸮属成员之一,相比之下区别于小得多的、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湿热地区的草鸮属其它成员。
【保护状况】
乌草鸮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红色名录CR(无危),表示它们目前的生存不会受到直接威胁。
【地理分布】
乌草鸮主要生活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大部分地区(除中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区域,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及其周边岛屿,广泛地人们在太平洋岛屿及新地区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如包括中国台湾及南中国海的部分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