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Tympanuchus > Greater Prairie Chicken
Greater Prairie Chicken

Greater Prairie Chicken

English name:Greater Prairie Chicken

Scientific name:Tympanuchus cupido

【简介】
草原松鸡,又名奥氏角雉,学名为Tympanuchus cupido,属鸡形目雉科,是一类北美特有的大型鸟类。曾广泛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中南部的高草草原与橡树林,近年来因栖息地丧失等因素数量大减,现被列为IUCN近危物种。

【外形特征】
成年草原松鸡体型中等至大型,外形像鸡,体态丰满,翅膀较为圆润,尾巴短但形状圆润。成年雄鸟的一大特征在于其橙色眼上方的梳状羽毛,黄橙色的颈部气囊,在传承展示时可显著膨胀。相比之下,雌鸟的头羽较短,没有黄色梳状羽毛和橙色颈部气囊。成年个体长43厘米左右,体重范围在700至1200克,翼展延伸大约69至72.5厘米。

【鸣叫与求偶行为】
雄鸟在春季交配期间发出独特的轰鸣声,用其颈部膨胀的气囊进行展示。此时,众多雄性会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舞蹈与鸣叫来吸引雌性,此类独特的群体交流和求偶事件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且特别。

【生活习性】
草原松鸡偏好未受人类干扰的开阔草原环境,亦能在农田与原生草原交接地带生活。它们主要以种子、果实、嫩叶、花蕾、昆虫为食,其中以种子和果实为主食,夏季则摄取更多绿色植物和昆虫,如蚱蜢、蟋蟀及甲虫等。

【繁殖习性】
每年春季,雄鸟会聚集于特定的区域展示舞姿吸引雌鸟。雌鸟单独筑巢、产卵,每个鸟巢中的卵数量在5至17枚间,孵化期为23至24天。羽毛丰满的雏鸟约需1至4周便可离巢,10至12周完全独立,到1岁达到性成熟。

【外型辨识】
成年雄鸟的一大特征在于其橙色眼上方的梳状羽毛和黄橙色的颈部气囊,在传承展示时可显著膨胀。相比之下,雌鸟的头羽较短,没有黄色梳状羽毛和橙色颈部气囊。

【保护状况】
纽约奥氏草原松鸡现被视为华盛顿公约保护的附录一物种。为了保持这一物种的生存,现存的小规模群体正在接受到保护措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该物种列为近危物种。

【地理分布】
目前草原松鸡分布于加拿大南部及美国中西部多个区域,间或在农田和灌木地面活动,其主要栖息于高草或混生草原地区。整体来看,分布区域较分散,而德州亚种现如今主要限于德克萨斯州东南部的一小部分及邻近路易斯安那州的西南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