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potted Wood Dove
English name:Blue-spotted Wood Dove
Scientific name:Turtur afer
【简介】
蓝斑森鸠(英文名:Blue-spotted Wood Dove,学名:Turtur afer)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森鸠属的鸟类。该物种因其黄红色的喙和翅膀上的蓝色小斑点而引人注目,主要分布在塞内加尔至埃塞俄比亚,南至安哥拉、南非北部和莫桑比克等地区。
【外形特征】
蓝斑森鸠是一种体型较小、色泽淡雅的鸽类。其喙为红色,尖端带有黄色。翼上隐约可见暗蓝色的小斑点。飞行时,翅膀展示出赤褐色的斑块,尾部末端白色,带有黑色条纹。雌雄外观相似,幼鸟则较成鸟更显棕色,背部有淡色尖端和条纹,翅膀上的斑点更小且颜色偏暗。
【鸣叫特征】
蓝斑森鸠的鸣叫是一系列悠长的“呼”声,音调会逐渐加快,听起来空洞而哀婉,音量及速度逐渐增强,直至结尾音符微降,每分钟重复约三次,单次鸣叫持续约10至14秒。
【生活习性】
它们偏爱湿润且植被茂密的环境,例如草原、森林边缘、灌木丛和稀树草原中的常绿灌木丛,海拔可达2000米。此外,蓝斑森鸠也会偶尔出现在花园、农田、红树林和桉树种植园等地区。它们主要以草籽为食,有时也会吃蓖麻籽、白蚁和小型蜗牛。在觅食时,它们通常独行或成对出现,且在食物丰富的区域,有时候也会聚集小群。
【繁殖习性】
蓝斑森鸠的繁殖周期全年可观察到,但在埃塞俄比亚东非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的3月或4月,而西非也有相应记录。它们的巢通常呈直径为8到20厘米的平台状结构,由树枝、细根、藤蔓和毛茸茸的材料构成,位于1至3米高的灌木、树木或树桩上。有些巢是使用旧鹆巢搭建而成的。每次产2枚白色至奶油色的卵,孵化期大约为13天,雏鸟离巢期为13至14天。
【外型辨识】
与绿点森鸠相比,蓝斑森鸠有更小且颜色更淡的翅膀斑点,外侧尾羽基部淡灰色而非白色。此外,蓝斑森鸠的喙呈酒红色,尖端橙黄色,更适宜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
【保护状况】
蓝斑森鸠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该物种在大部分分布区域中广泛且数量普遍,但在索马里南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分布更零散。物种的科学描述最初由Mathurin Jacques Brisson提出,随后由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分类归入Columba afra,目前归入Turtur属,为一个单型种,没有亚种划分。
【地理分布】
从塞内加尔和冈比亚至埃塞俄比亚、乌干达以及南至安哥拉、南非北部和莫桑比克都有蓝斑森鸠的分布。在肯尼亚,蓝斑森鸠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此物种的分布区域大体覆盖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