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d Buttonquail
English name:Barred Buttonquail
Scientific name:Turnix suscitator
【简介】
棕三趾鹑,学名Turnix suscitator,首次由John Friedrich Gmelin于1789年描述。该物种广泛分布在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菲律宾及印尼,并延伸至日本。
【外形特征】
雄性棕三趾鹑重约35-52克,雌性更重一些,重约47-68克。全身呈醇红色,头顶有明显的图案,胸部密布黑色条纹,侧翼呈温暖的黄褐色。雌鸟的喉部和胸中部呈黑色,胸部和侧腹区有浓厚的黑色条纹,腹部则呈深红褐色。
【生活习性】
棕三趾鹑适应各种环境,如马来半岛的Imperata草甸、各类作物地、废弃农田、次生林和森林边缘的沙质地栖息,且常靠近水源。它们在白天和夜间都有活动迹象,但日本报告表明可能是夜间主要活动。以草籽、种子、昆虫、蜗牛及嫩梢为食。
【繁殖习性】
雌鸟负责求偶和筑巢,雄鸟则负责孵化与照顾雏鸟。繁殖时间约从12月至来年9月,产卵数为2-6个。巢筑于草丛或泥土凹处,并用泥土或叶子遮覆以保护幼鸟。雌鸟产卵后会离开巢穴寻找新的伴侣。
【外型辨识】
成鸟体长13.5-17.5厘米,具有独特的蓝灰色喙和腿。体型小巧且活跃于开阔草地,受扰时能够低飞一段距离,快速隐入草丛中。
【保护状况】
棕三趾鹑因广泛分布而被认为是无危物种。但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可能对其生存构成一定威胁。整体上,它们的数量趋势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在中国,棕三趾鹑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南方省份;在世界范围内,棕三趾鹑分布广泛,包含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共确认16个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