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an Blackbird
English name:Indian Blackbird
Scientific name:Turdus simillimus
【简介】
南亚乌鸫,英文名:Indian Blackbird(学名:Turdus simillimus),属于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欧乌鸫的一个亚种,但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仅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分布。
【外形特征】
雄性南亚乌鸫上体呈深灰褐色,且头部颜色更深,富有帽状外观;下体略显淡色,喉部和腹部中部色调最浅。雌鸟整体较雄性稍淡,喉部轻微有条纹。幼鸟体型与雌鸟相似,但其翼覆羽边缘橙色,下方橙色带有部分暗褐色斑点和条斑,不同亚种在色泽和大小上稍有变异。
【生活习性】
南亚乌鸫栖息于湿润的落叶和常绿阔叶林、灌丛木地带、密集的灌木及遮荫咖啡种植园等地域。繁殖季节期间,它们主要活动在印度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和斯里兰卡海拔900米以上的区域。在冬季降临时,它们会迁移到低海拔地区,包括平原树木花园、种植园等相似生境。
【鸣叫特征】
南亚乌鸫的叫声特色在于快速、频变的滑音,通常成对出现。在斯里兰卡,其叫声更为单一,包括急促的颤抖音、轻微且迅速变化的硬颤音,以及缓慢、类似打击乐风格的一系列音符;斯里兰卡还存在一种短促且音调较高的颤鸣叫。
【繁殖习性】
南亚乌鸫的繁殖期为每年2月至11月(印度)和3月至4月以及8月至9月(斯里兰卡)。巢通常呈深杯状,由草、苔藓、根、少量树枝及泥层构成,并以细根进行内部衬垫和加固,通常筑建在树丛、树桩或灌木等位置。一次可产卵4枚,蛋壳为蓝到浅绿底色,并有大胆明显的红棕及浅红褐色斑点覆盖,表面光滑。
【外型辨识】
与欧乌鸫相比,南亚乌鸫的羽毛颜色更浅一些,体型较为小巧,并且有显眼的白色眼环,不同亚种之间在色彩和比例上的差异更加显著。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南亚乌鸫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南亚乌鸫广泛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在东洋界的区域都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