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an Blackbird
English name:Tibetan Blackbird
Scientific name:Turdus maximus
【简介】
藏乌鸫,学名为*Turdus maximus*,属于雀形目鸫科鸫属。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包括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不丹和西藏东南部区域。
【外形特征】
藏乌鸫体型较大,总长23至28厘米。雄性全身呈黑褐色,头部、胸部、翅膀至尾部颜色更深,喙为淡橙黄色;雌性羽毛上体黑褐色,下体偏棕色,喉部有微弱条纹,喙色微黄。幼鸟特征与雌鸟相似,但背部、翼覆羽、喉咙及腹部均带有斑驳的灰褐色。
【鸣叫特征】
藏乌鸫的鸣叫声由快速的金属音符组成,包括尖锐的尖叫、类似杜鹃的呼啸声和粗哑的嘎嘎声,偶尔会发出令人愉悦的哨音,如“piew-piew”的声音,鸣声重复而无颤音,与欧乌鸫的鸣声显著不同。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高山上的草甸、岩石斜坡及开阔的草地环境。藏乌鸫主要以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小蜥蜴、果实、浆果和种子为食,夏季末期会集结成小群体觅食,数量可达十只。
【繁殖习性】
藏乌鸫的繁殖期从5月至7月,6月到7月初达到高峰。它们通常在树根、巨石脚下或岩石壁旁筑巢,用泥土、动物毛发、细草等材料,一窝可产下3至4枚蛋。孵化期约12至13天,幼鸟在16至18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藏乌鸫缺乏眼圈,且体型更大,颜色更均匀深沉,鸣声更加简约。此外,雄鸟和雌鸟的头部具有轻微的兜帽外观。
【保护状况】
藏乌鸫被列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上的野生动物,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藏乌鸫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包括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不丹和西藏东南部区域。该物种是留鸟,在繁殖季节栖息于海拔3200至4800米的高山区,冬季会迁移到较低海拔,通常不低于3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