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Leiothrichidae > Turdoides > Hartlaub's Babbler
Hartlaub's Babbler

Hartlaub's Babbler

English name:Hartlaub's Babbler

Scientific name:Turdoides hartlaubii

【简介】
安哥拉鸫鹛,学名Turdoides hartlaubii。由德国医生兼鸟类学家Gustav Hartlaub得名。身长23至24厘米,体重70至92克。

【外形特征】
头部至肩部有灰褐色羽毛,带有浅色斑点;颈部和背部呈深棕色,边缘略显灰色;额头呈黑色,中间有白色边缘;上体颜色较为暗淡,下体为中棕色,腹部具有淡黄色边缘,形成模糊的长条纹;尾巴和翅膀为深棕色,臀部明显为白色。虹膜呈橙红色至鲜红色,有时内侧为黄色。喙为黑色,腿为棕灰色至深棕色。两性个体相似,雌鸟喉部颜色可能稍淡。幼鸟较成鸟更淡,喉咙和胸部颜色较浅,标记不明显,虹膜颜色为深色。

【生活习性】
广泛生活在浓密灌木丛、排水线间、金合欢树林边缘、河岸森林边缘、白蚁丘上的灌木丛、花园、沼泽谷地的灌木丛和高草丛中,甚至芦苇床和纸莎草沼泽,海拔达1650米。以昆虫为食,通常在地面的开放地带觅食。经常结成小群活动,群数从5到15只(平均8只),有时可达20只,有时也与其他鸟种混合活动。

【鸣叫特征】
发出嘈杂且尖锐的高音合唱,声音嘶哑,类似“kwekwekwekwekwekwe...”、“cheeka-cheeka-cheeka-cheeka-...”或尖锐鼻音“papapapapapapapa...”。它们的叫声有时与黑脸鸣鹛相似,但略高且更尖细和鼻音。此外,还发出一些尖锐和刺耳的鸣叫声,如“chaaa”、“chiwaaa ya”、“cheeya”、"jik"、"jeeeyeee"。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包括安哥拉(7月至10月)、刚果民主共和国(2月)、坦桑尼亚(3月)、赞比亚(4月至5月和10月至2月)、博茨瓦纳(10月至5月,高峰在2月),以及津巴布韦(10月至5月)。每巢产卵2至4枚,颜色为深绿蓝色或浅灰色。巢由粗草、干叶和细根构成,仔细铺垫在灌木、低树或其他栖息地,离地面高度可达3米。

【外型辨识】
与箭斑鸣鹛和黑脸鸣鹛相同比例,但通过红眼、白色臀部和腹部,以及宽大的下体标记容易加以区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安哥拉鸫鹛的保护等级编号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主要栖息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纳米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700,000平方千米。

【平均体重】
安哥拉鸫鹛的平均体重约为84.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