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TROGONIFORMES > Trogonidae > Trogon > Atlantic Black-throated Trogon
Atlantic Black-throated Trogon

Atlantic Black-throated Trogon

English name:Atlantic Black-throated Trogon

Scientific name:Trogon chrysochloros

【简介】
大西洋黑喉咬鹃(学名:Trogon chrysochloros),属于咬鹃目咬鹃科,是美洲咬鹃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美,包括巴西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巴拉圭以及阿根廷东北部。

【外形特征】
大西洋黑喉咬鹃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咬鹃,具备长方形尖尾和短腿。雄鸟身上有蓝绿色的头部、上胸及背部,同时眼环为显著的蓝绿色。雌鸟的头部和背部则是棕色,胸部和腹部则为黄色。该鸟种的尾羽底部分布着黑白条纹,并以宽大的白色尖端为特征。

【鸣叫特征】
该鸟种的典型鸣叫声由四到十一个音符组成,每秒大约产生2.36个音符,音调较高且旋律相对单调、忧郁。

【生活习性】
大西洋黑喉咬鹃偏好在低至中等高度的森林环境中活动,通常留在树林的上层部分,悬停飞行捕捉昆虫。有时,它们会跟随觅食的浣熊来捕获被驱赶的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10月至次年1月,大西洋黑喉咬鹃通常在腐朽或树桩内筑巢,巢穴由木屑构成,直径约10.4厘米,深度为26.5厘米,每窝产卵3枚,卵的大小为25 x 21毫米至29 x 23毫米。孵化期大约18天,由双亲共同孵化。

【外型辨识】
与其他咬鹃如绿背咬鹃相比,大西洋黑喉咬鹃有明显的外貌特征,雄鸟头部及身体上体呈蓝绿色,雌鸟头部和背部为棕色。雄鸟的蓝绿色光泽与绿背咬鹃形成鲜明对比,且尾羽下方有明显的条纹。

【保护状况】
IUCN目前尚未对此鸟种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估。

【地理分布】
大西洋黑喉咬鹃主要繁殖于巴西东部和南部、巴拉圭及阿根廷东北部地区。关于其在非繁殖期时分布的详细数据暂时没有明确记录。然而,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巴西维索萨地区的局部已出现灭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