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hraceous Wren
English name:Ochraceous Wren
Scientific name:Troglodytes ochraceus
【简介】
赭鹪鹩,又称作Ochraceous Wren,是雀形目鹪鹩科中的小型鸣禽。其上体为有光泽的中等棕色,最明显的特征是眼上方至后颈的一条醒目的淡黄色眼眉。
【外形特征】
赭鹪鹩体型略小,平均长度在9.5至10厘米之间,重量通常在8至10克左右。背部和颈部呈现有光泽的棕色,肩部和翅膀覆羽颜色类似。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呈黑褐色,带有橙褐色边缘,形成小斑纹。下颏、喉部和胸部呈现黑褐色,下腹部两侧为褐色,下体呈灰色调。幼鸟外观似成鸟,但是腹部有暗色条纹,眼眉更为鲜明。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偏好潮湿的生境,尤其生息于海拔900米至3000米范围上的森林中,它们在树干和树枝间穿梭搜寻大小无脊椎动物和昆虫。赭鹪鹩并不进行季节性迁徙,而是固定定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鸣叫特征】
赭鹪鹩的鸣声柔和且多样化,通常含有清晰的颤声及高声滚动的响声,听起来像“peeer”或“peeew”的音节,还有较低的“churr”音。
【繁殖习性】
繁殖前的期间大致从4月到7月,巢穴常建于接近地面12至15米高度的树枝丛生区域。每窝产卵的具体数目未知。
【外型辨识】
赭鹪鹩最明显的特征是眼上方至后颈的一条醒目的淡黄色眼眉。
【物种区别】
**1. 格斯达里加亚种** (Troglodytes ochraceus ochraceus) 分布于哥斯达黎加高海拔区域。
**2. 巴拿马亚种** (Troglodytes ochraceus ligea) 生活在巴拿马西部的高山森林中。
**3. 哥伦比亚亚种** (Troglodytes ochraceus festinus) 则出现于哥伦比亚西北部及巴拿马东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目前赭鹪鹩被认定为低危(无危,LC)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