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eared Laughingthrush
English name:Silver-eared Laughingthrush
Scientific name:Trochalopteron melanostigma
【简介】
银耳噪鹛(Trochalopteron melanostigma)是雀形目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包括缅甸东部和南部、泰国北部和西北部、老挝东北部和中部、中国云南东南部以及越南西北部。
【外形特征】
银耳噪鹛体长26厘米,体重约67至75克。其头部和颈背为栗色,上体呈暗橄榄色灰褐色,肩部和颈部侧面为浅色。翅膀上覆羽带有栗色,初级飞羽覆羽为黑色,飞羽边缘和尾巴为橄榄灰色泛黄。眼上方和耳羽为暗银色,带有紫红色条纹。下喉和上胸为暗紫红色,其余下体为脏黄色橄榄色,并逐渐向两侧变为灰色。虹膜为灰至深棕色,喙为深棕色,腿为肉褐色至深紫色,有时带有黄色调。雌雄相似,幼鸟特征未详细描述。该种有多个亚种,各具细微差异。
【鸣叫特征】
在泰国西北部,银耳噪鹛的鸣声被描述为响亮而清澈,音调为‘wi-wiwioo’、‘wu-weeoo’或‘tu-tweeoo’,每个音节间隔时间从2到10秒不等。此外,它们会发出‘u-wip-weeoo’的声音,带轻微的前奏音符;‘weeoo-wiwip’,音调上升;有时声音会非常快,如‘wiu-wip’或‘wipu-wip’。哀怨、略带沙哑的‘weeaa-ao’、‘waaaow-ow’、‘wayaaa’或‘aoaaaa’音也时有出现。
【生活习性】
银耳噪鹛通常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松林和混合阔叶松林、次生植被、灌木和草地以及竹丛中,栖息地海拔高度为1065至2565米,在缅甸南部可以降至610米。它们多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常在地面觅食。偶尔也会攀登苔藓覆盖和地衣缠绕的树枝。
【繁殖习性】
银耳噪鹛的繁殖期从3月持续到8月。巢为一个结实的深杯状结构,由两性共同建造,主要由苔藓和/或干叶构成,并用黑色毛发状真菌衬垫,安置在树苗或树枝的分叉处,或藤蔓缠绕处、竹子或树蕨中。每窝通常产2枚蛋,呈天蓝色,并带有赤褐色斑点。
【外型辨识】
银耳噪鹛易于与其他相似的鸟类区分,尤其是在背部斑点缺失、初级飞羽覆羽深色、耳羽银边广泛、面部黑色以及下体橄榄色等方面。与红头噪鹛(Garrulax erythrocephalus)和金翅噪鹛(Garrulax erythropterus)相比,银耳噪鹛还具有明显的灰色眉纹、带有暗色条纹,并向颈部侧面扩散。
【保护状况】
银耳噪鹛的保护级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无危(LC)。这一评估是基于它们广泛的分布范围和预计数量的稳定性。分布国家包括缅甸、泰国、老挝、中国(云南)和越南。
【地理分布】
银耳噪鹛主要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北部、老挝东北部、中国的云南东南部,以及越南西北部的某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