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manian Nativehen
English name:Tasmanian Nativehen
Scientific name:Tribonyx mortierii
【简介】
绿头水鸡(Tasmanian Nativehen,学名:Tribonyx mortierii),是鹤形目秧鸡科中的特有种,栖居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其体长为42至51厘米,体型较为厚实,具有无法飞行的特征。
【外形特征】
背部呈橄榄棕色,腹部较暗并带有蓝灰调,最显著的特征是侧腹的白色斑块和黄色绿色的喙。腿粗壮有力,爪锐利。幼鸟颜色较淡,体羽较成鸟暗淡,下体有细小白点,喙绿黄,眼红。
【生活习性】
广泛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偏好靠近水源的开阔草地和农田,尤其是在人为改变后的农业环境中生活更为常见。它们白天觅食,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嫩芽与叶子为主食,还捕食昆虫、种子及果园的果实。被列为次级食草者,得益于其他物种控制草地的低矮。
【鸣叫特征】
绿头水鸡有14种不同的叫声,从低沉的咕哝声到尖锐的警报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锯齿状的二重奏,声调逐渐升高直至尖锐。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7月至1月,巢建于高草丛中,靠近水源,多在8月至11月之间进行,具体时间依降雨量而异。每窝产卵约5至8枚,卵呈淡黄色到浅棕色,有红棕色及淡紫色斑点。雏鸟孵化后可在1-2天内离开巢穴,大约在3周后能游泳,8周后可以潜水。
【外型辨识】
与其他同属种类相比,绿头水鸡体型更大,不能飞行,侧腹有白色斑块,喙呈黄绿色且腿强健,特点明显,眼睛呈红色。
【保护状况】
绿水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8年ver 3.1无危(LC)等级,目前正面临一定的生存挑战。由于人为活动、环境变化、栖息地破坏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绿水鸡的生存状态依旧需要关注。
【地理分布】
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多个区域,尤其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群岛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