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Treron > Sumatran Green Pigeon
Sumatran Green Pigeon

Sumatran Green Pigeon

English name:Sumatran Green Pigeon

Scientific name:Treron oxyurus

【简介】
黄腹针尾绿鸠是鸽形目鸠鸽科绿鸠属的一种中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山区及爪哇岛的西部。其最显著特征是一只独特的长楔形尾巴和鲜艳的外观。

【外形特征】
体长约30至34厘米,雄鸟体型略大。头部和身体呈深绿色,腹部下方和尾下覆羽为亮丽黄色,而尾部则为暗灰色。雄鸟胸部带有一些橙色斑点,而雌鸟的色彩较为暗淡,尾下覆羽为黄褐色并带有深色条纹。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边缘和翼尖颜色更浅。该物种具有明显的蓝绿色脸部裸露皮肤。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在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山地森林中,海拔范围从350米至1800米(在爪哇可达3000米)。它们主要以果实为食,特别偏好无花果,并通常群居活动,有时会迁移到低地森林中觅食。

【鸣叫特征】
黄腹针尾绿鸠发出一系列高低起伏的鸣叫声,声音类似于“咕咕”声,有时带有一种噎住或抽泣的特征。

【繁殖习性】
关于黄腹针尾绿鸠的繁殖习性,目前仍知之甚少。然而,据记录显示其可能在苏门答腊的1月、爪哇的6月以及苏门答腊的9月繁殖。每对繁殖的父母会共同建造巢穴,位于树上,高度在2.5至6米之间,通常会产下一个或两个蛋,由双亲轮流孵化。

【外型辨识】
黄腹针尾绿鸠与楔尾绿鸠相比,体型更为修长,尾巴更尖锐且最长处更短,翅膀颜色较暗,腹部黄色区域更显著,而楔尾绿鸠则体型更粗壮,尾巴尺寸相对较短。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地理分布限于印尼的苏门答腊山区及爪哇岛西部,特别是在巴里桑山脉和爪哇西部山脉。受到栖息地丧失的影响,黄腹针尾绿鸠在该区域变得稀少,并在苏门答腊较为少见,在爪哇则极为罕见。

【地理分布】
黄腹针尾绿鸠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山区及爪哇岛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