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Treron > Philippine Green Pigeon
Philippine Green Pigeon

Philippine Green Pigeon

English name:Philippine Green Pigeon

Scientific name:Treron axillaris

【简介】
菲律宾绿鸠是一种中型鸽子,身长约为28厘米,体重介于108.2至257.1克。雄性拥有显著的珍珠灰色冠羽和额部,颈背至腹部呈现黄绿色调,翼下覆羽为白色,翅膀边缘和最长的尾羽带有暗灰色的纵纹。此外,雄性的肩部和小翼羽有宽阔的紫红色带,背部为橄榄绿色,尾部中央羽毛和中央尾羽呈橄榄绿,外侧尾羽为灰色,并具有黑条斑。翅膀的飞羽为黑色,而内侧次级翼羽和中翼羽及大翼羽上则有明显的黄色边缘,形成两道醒目的翼条。雌性背部并无明显的紫红色区域,整体外观呈现深黄绿色。

【外形特征】
雄性菲律宾绿鸠拥有显著的珍珠灰色冠羽和额部,颈背至腹部呈现黄绿色调,翼下覆羽为白色,翅膀边缘和最长的尾羽带有暗灰色的纵纹。此外,雄性的肩部和小翼羽有宽阔的紫红色带,背部为橄榄绿色,尾部中央羽毛和中央尾羽呈橄榄绿,外侧尾羽为灰色,并具有黑条斑。翅膀的飞羽为黑色,而内侧次级翼羽和中翼羽及大翼羽上则有明显的黄色边缘,形成两道醒目的翼条。雌性背部并无明显的紫红色区域,整体外观呈现深黄绿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原始和次生常绿森林,栖息海拔高度可达约1000米。它们展现出高程迁移行为,主要由山区和低地树木的果实成熟周期驱动,例如在菲律宾保和岛,人们推测仅在较高海拔处筑巢,并在繁殖活动结束后下降到低地形成大群体。它们以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在9月至次年1月期间,大型团体常聚集在结果树上。

【鸣叫特征】
菲律宾绿鸠的鸣叫声包括哀怨的'咕'声及一系列柔和、调制的哨音,这些声音常被听见于绿鸠之间的交流,也是其典型叫声。

【繁殖习性】
菲律宾绿鸠在树上筑巢,筑巢材料包括枝条等。每次繁殖季产下2枚白色蛋,但具体繁殖细节仍知之甚少。

【外型辨识】
菲律宾绿鸠雄鸟与厚嘴绿鸠显著区别在于喙较薄以及眼周无绿色皮肤。雌鸟则与雌性红颈绿鸠相似但是翼缘仅具有黄色标记作为区别特征。幼鸟外观特征类似于成年雌鸟。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IUCN评为无危(LC)物种,表明其种群数量稳定,未面临严重的威胁。

【地理分布】
分布于菲律宾(除巴拉望群岛外)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