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etroicidae > Tregellasia > White-faced Robin

White-faced Robin

English name:White-faced Robin

Scientific name:Tregellasia leucops

【简介】
白脸歌鸲鹟(英文名:White-faced Robin,学名:Tregellasia leucops),是雀形目鸲鹟科歌鸲鹟属的一种小型鸣禽。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约克角半岛,偏好热带雨林环境。

【外形特征】
白脸歌鸲鹟的体长约11.5至14.5厘米,体重15.3至19.4克。其头部为黑色,脸部白色,上体呈现橄榄色,下体则为明亮的黄色。成鸟有白色眼斑和黑色眼纹,耳羽为暗灰色,头顶深灰,颈侧及后颈为淡灰,翼上覆羽为橄榄绿色,飞羽为橄榄棕,尾羽亦呈橄榄棕色,尾端微泛黄色。嘴为黑色,腿为橙黄色。两性相似,但幼鸟为较暗的锈褐色,翼上覆羽有浅色边缘,不同亚种之间在头部图案和喙色上略有差异。

【生活习性】
白脸歌鸲鹟栖息于新几内亚的橡树和南洋杉森林,海拔300至2200米,澳大利亚主要在热带雨林和藤蔓丛生地区。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有时也会吃种子。觅食时主要在植被较低处,通过扑击或掠取的方式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其鸣声特点是连续短促而尖锐的哨音,并包括一个三音节的哨声,中间为最高音,随后是两个逐渐升高的音符。

【繁殖习性】
该鸟的筑巢行为由其中一员(可能是雌鸟)完成,使用细小的植物纤维和树皮条编织成杯状巢。巢的外部用草茎等加固,内部铺设较为精细的材料,巢的高度约为6.4至7.6厘米,直径大约为5.7至7厘米。每窝产卵两枚,蛋颜色为淡绿色,外表伴有棕色和灰色斑点。在其原始栖息地,繁殖季节通常在旱季中期。澳大利亚的繁殖高峰期涵盖9月至次年1月,有时会早一些,通常有两次高峰时期:一次在8月至10月,另一次在1月。

【外型辨识】
凭借其独特的面貌特征,如黑头、白脸及鲜亮的黄色下体,它在鸟类界中广为人知。

【保护状况】
白脸歌鸲鹟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IUCN等级: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约克角半岛的东北部,其活动范围仅限于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和低山地区域。物种分布区的较详细的地理范围包括太平洋岛屿如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