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imidae > Toxostoma > Long-billed Thrasher
Long-billed Thrasher

Long-billed Thrasher

English name:Long-billed Thrasher

Scientific name:Toxostoma longirostre

【简介】
长弯嘴嘲鸫(学名:Toxostoma longirostre)是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一种中等体型的鸣禽。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德克萨斯州以及东墨西哥,与褐弯嘴嘲鸫的栖息分布不重叠,但后者在冬季时可能临时进入长弯嘴嘲鸫的北部范围。

【外形特征】
长弯嘴嘲鸫体长约26.5至29厘米,体重约为70克。外形修长,尾巴较长。其头部为灰褐色,背部和臀部呈红褐色,翅膀闭合时显红褐色。颏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呈白色或淡黄白色,胸部和腹部有显眼的黑色椭圆形斑点。下翼为黄白色,虹膜通常为橙色或橙黄色。喙为黑色,基部为粉灰色,下颚基部可能有粉色。幼鸟臀部有尘土般的条纹,下尾羽覆羽为黄白色。

【鸣叫特征】
长弯嘴嘲鸫的鸣唱丰富且悦耳,偶尔略显粗糙。其鸣叫包括响亮、丰富的哨音 'cleeooeep' 或柔和的哨声 'tweooip' 或 'ooeh',间或有尖锐的 'chak' 声或快速的 'chttr' 声。当争夺领地时,会发出 'tsuck' 和 'verrs' 等叫声。

【生活习性】
长弯嘴嘲鸫偏好在灌木丛中活动,特别是在有棘刺灌木和树木的环境中。觅食时,它们会在地面翻动树叶和其他覆盖物。雄鸟通常在春季至夏中期间在显著的枝头唱歌,以维护领地。飞行时一般接近地面,多为短距离且不规则,带有夸张的起伏。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4月至5月,巢建于密生植被中的垂直枝或草丛,由枝条、稻草和草构成结实的杯状巢。雌鸟产下2至5枚蓝白色的蛋,带有红褐色和灰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为24天,同步孵化。双亲共同承担孵化和喂养幼鸟的任务,持续约13或14天。

【外型辨识】
长弯嘴嘲鸫与褐弯嘴嘲鸫的外观非常相似,但长弯嘴嘲鸫面部较灰暗,下颚基部没有白或黄色区域,背部和尾部颜色更深,腹部条纹更为明显,下尾羽覆羽每根羽毛有独特的暗色中心。

【物种区别】
长弯嘴嘲鸫与褐弯嘴嘲鸫的外观非常相似,但长弯嘴嘲鸫面部较灰暗,下颚基部没有白或黄色区域,背部和尾部颜色更深,腹部条纹更为明显,下尾羽覆羽每根羽毛有独特的暗色中心。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为无危(LC)等级。尽管如此,人工创建的栖息地似乎对长弯嘴嘲鸫有益,使其分布范围内的密度相对较高。但由于农业发展摧毁大部分自然栖息地,导致1930年代至1970年代该地区数量减少。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德克萨斯州北部至圣安东尼奥和阿拉纳斯,向南穿过西北墨西哥至中维拉克鲁斯,向东至科阿韦拉东部、圣路易斯波托西和伊达尔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