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idae > Touit > Brown-backed Parrotlet
Brown-backed Parrotlet

Brown-backed Parrotlet

English name:Brown-backed Parrotlet

Scientific name:Touit melanonotus

【简介】
(学名:Touit melanonotus,英文名:Brown-backed Parrotlet)是鹦形目鹦鹉科图伊特鹦鹉属的一种小型绿色鹦鹉,体长约15厘米。该物种主要生活于巴西东南部,从巴伊亚到圣保罗南部,常见于海拔500至1000米的湿森林地带,偶尔下至近海高度。

【外形特征】
褐背鹦哥体型小巧,尾巴较短呈方形,外侧尾羽为红色,尾尖带有黑色带纹。其整体羽毛为绿色为主,背部和肩部呈现深灰至棕褐色,脸部颜色较浅且明亮,脸颊及胸部侧面则呈现蓝灰色。下腹部尾羽基部为红色,覆盖以绿色,外缘则有一条宽大的黑色次端斑。雌性个体脸颊的色彩相对暗淡一些。喙呈黄色,较近末端呈角质色,基部及鼻孔区灰;虹膜灰色,眼周有桃色眼环;腿灰色。

【鸣叫特征】
褐背鹦哥日常处于较为安静的状态,飞行时则会发出响亮的“tiriri”声,类似于船嘴雀的声音,尤其在突然飞离树木时持续发出。栖息于树上或穿羽时,会低声交流,类似虎皮鹦鹉的声音。感受到威胁或紧张时,会发出嘶哑的叫声。

【生活习性】
褐背鹦哥喜欢生活在低山潮湿森林中,特别是低海拔的斜坡地区,海拔高度通常在500至1000米,甚至可达1400米。该鸟种以季节性方式向较低海拔地区移动,与食物资源相关。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果实、种子及浆果,如Rapanea acuminata、Struthanthus vulgaris和Clusia criuva等,以及花蕾。通常集群行动,集群数量在3-20只不等,有时也会形成多达70只规模的大群体。

【繁殖习性】
有关褐背鹦哥繁殖的具体数据还比较有限,但繁殖季节大致在雨季初的9月至10月。一只幼鸟于12月中旬才刚出巢被发现,推测繁殖季节可能正对着夏天。在1月到2月间,乌巴图巴地区的群体数量增加,可能因为近期内有新的幼鸟群体离巢导致的。

【外型辨识】
与低地种金尾鹦哥相比,前者缺乏眼环,脸部颜色更为橙黄,叫声响亮些。与蓝翅鹦哥相比,后者体型更小、雄禽的翼部和臀部呈现出紫蓝的色调,而且更常见于开阔地带而非密林,相较之下更易被察觉。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褐背鹦哥划分为近危(NT)级别,在巴西被列为国内易危品级。

【地理分布】
褐背鹦哥分布于巴西东南部的巴伊亚、埃斯皮里图桑托、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地。巴西一些保护区有其分布纪录,如德森加诺州立公园、瓜皮阿苏生态保护区及伊塔蒂亚亚国家公园等。

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该物种已记录至多个新区域,包括巴伊亚的百年以来的新区域,而在1997年其分布范围首次在巴拉那州被记录,直到现在,已有七处新的分布地被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