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yrannidae > Todirostrum > Common Tody-Flycatcher
Common Tody-Flycatcher

Common Tody-Flycatcher

English name:Common Tody-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Todirostrum cinereum

【简介】
哑霸鹟(学名为Todirostrum cinereum),为雀形目霸鹟科黑头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英文名也称为Common Tody-Flycatcher。

【外形特征】
哑霸鹟的体长约为9.5-10.2厘米,体重在6.5至6.8克之间。头部为黑色,渐变为暗灰色至颈背,以深橄榄绿色覆盖背部。尾部通常呈翘起状,尾羽为黑色且尖端为白色。翅膀为黑色,带两道黄色翼带和黄色边缘。下体呈黄色。

性别特征相似,但幼鸟的头部颜色更灰,翼部标记是淡褐色,且下体较为浅淡。

【鸣叫特征】
雄性哑霸鹟具有由快速高音的“tic”音组成的独特鸣叫声,每分钟可以重复110次,声似蚱蜢叫声,并与热带王鹟相似。

【生活习性】
哑霸鹟主要栖息于花园、阴凉的种植园、次生林,尤其是森林边缘和空地等开阔区域,通常避开成熟森林的密闭环境和干旱区。它们常成对活动,主要通过快速的突进或悬停捕食方式获取小型节肢动物,同时不断摇晃尾巴。

【繁殖习性】
哑霸鹟的繁殖高度可在海平面至1,150米,有时可达1,500米。它们的巢袋状,通过侧边开口布置在1-5米高,甚至最高达30米处的树枝或藤蔓上。雌鸟一般单独孵化无斑点白色蛋,孵化期约15-16天。

【外型辨识】
哑霸鹟的识别标志有:独特的黑色面罩、白色眼圈以及白色尾尖,这与同属其他鸟类有所不同,尤其是头部色彩模式和体型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哑霸鹟处于无危(LC)状态。其种群在多个国家公园及保护区普遍存在,能适应多数转化和次生栖息地条件下,得益于森林砍伐。它们常现于新开垦地和种植园,且数量甚众。

【地理分布】
哑霸鹟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东北部,包括从墨西哥南部延伸到阿根廷东北部的区域,如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及其他中美洲多数国家,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西东北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