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y-capp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Rusty-capp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odiramphus pelewensis
【简介】
锈顶翡翠(学名:Todiramphus pelewensis),又称为帕劳翡翠,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的一种小鸟。这种鸟类最显著的特征为橙红色的头顶,以及黑色眼纹延伸至头的后方,下面附有白色腹部、绿色脸颊以及蓝绿色的翅膀。体型小巧,长度约为20厘米。
【外形特征】
锈顶翡翠头部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橙红色顶,对比明显的黑眼纹,配以绿色脸颊,清澈的深棕色眼睛环绕黑色眼周皮肤。其翅膀主要呈蓝绿色,背部呈现紫罗兰色。下腹部通常呈现白色,喉咙和腹部在成鸟和幼鸟之间有些许区别:幼鸟的喉部更浅,腹侧可能呈现淡黄色或白色,并且鸟喙基部有淡角质色的边缘。成鸟的喙为灰黑色,上下喙部分别为灰黑色和淡角质色,腿和脚呈灰黑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表现得较为安静,但会在黎明和黄昏时间发出‘che-che-che, che-kreek, kreek, kreek’的连续叫声。锈顶翡翠生活在多样化的栖息地,如帕劳群岛的红树林、低地森林、种植园和大型花园。在沿海地区,它们可能会被太平洋翡翠替代。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时分鸣叫和活动。
【繁殖习性】
全年占据领地的锈顶翡翠通常于夏末开始繁殖。它们的巢穴设在高处的树洞内,这些树洞可能被重复利用多年。锈顶翡翠单只产出一只幼鸟,能于九月离巢。幼鸟外形和成鸟相似,但胸部侧边有时会有细小的黑色条纹,而且可能会与父母共居长达一年。
【外型辨识】
差别的关键在于已经灭绝的桂红翡翠和波岛翡翠,整体上,幼鸟主要在喉部颜色和腹部色调区别于成鸟。锈顶翡翠先前曾被认为是密克罗尼西亚翡翠的一种亚种,目前独立为一个不同的物种。
【保护状况】
锈顶翡翠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NT)状态,这表明在未来可能出现灭绝的威胁,尤其是在其主要栖息地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其地理分布仅限于帕劳群岛,较大的种植有树的岛屿尚可比较常见。
【地理分布】
较大的种植有树的岛屿尚可比较常见,但鉴于最近的研究,该物种数量可能比预期稀少,仅略多于T. chloris terao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