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bre Kingfisher
English name:Sombre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odiramphus funebris
【简介】
淡黑翡翠,学名为Todiramphus funebris,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其分布区域限定在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
【外形特征】
淡黑翡翠的体长约30厘米,头顶和前额均为黑色。眼周、颧骨、脸颊和颈部带有绿色调,同时具有显著的白色眼眉和广泛的白领环。背部为深绿色,双翼呈暗橄榄绿色,尾部呈橄榄绿色。下体为白色,但显得有些灰暗,胸部有少许黑色斑点。嘴基宽扁,呈黑色,虹膜为深褐色,腿脚黑色。雌性和雄性在上体的色调上有所不同,雌鸟深棕色,雄鸟为绿橄榄色调。
【生活习性】
淡黑翡翠栖息在低地和山丘森林底层、森林边缘、红树林,偶尔也出现在花园、低地农田以及椰子种植园。它们偏爱沼泽森林、次生林和红树林,主要捕食大型节肢动物,包括蚱蜢、蜈蚣等,也会捕食蛇和小型的蜥蜴。在树中层,它们常在阴暗的枝干上静止几秒,然后俯冲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淡黑翡翠会发出缓慢的‘ki…ki…ki…’的声音,以及持续约1.5秒的三声下降音符,这样的叫声间隔5秒重复出现。另一只鸟可能会以快速的鼻音回应。
【繁殖习性】
有关淡黑翡翠具体的繁殖信息还很有限,仅发现过2014年9月于Aketajawe-Lolobata国家公园内的一处栖息在20米高白蚁丘上的巢穴情况。
【外型辨识】
淡黑翠鸟易于通过其独特的白色眉毛和深色的上体特征与白领翡翠和白眉翡翠等近似物种区分开。特别是在雄鸟上体带有绿色色调而雌鸟呈现棕色这一性别差异。
【保护状况】
该物种目前属于IUCN的无危级别(LC)。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及退化,导致淡黑翡翠种群数量正在缓慢地减少。该物种自1931年以来在印尼受到国家法律名义上的保护,但其自然栖息地大部分仍然面临商业伐木的严重威胁。许多大片原始森林区域处于伐木特许经营之下,对于要求低海拔环境的淡黑翡翠构成了很大威胁。栖息地范围及其具体保护措施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地理分布】
淡黑翡翠仅限于在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分布。这一物种兴起于15世纪,并于近代在哈马黑拉岛内形成成熟的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