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Alcedinidae > Todiramphus > 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odiramphus australasia

【简介】
冠翡翠(学名:Todiramphus australasia)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这种鸟类偏好生活在森林边缘和茂密的林地环境,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

【外形特征】
冠翡翠成体长约21厘米,雄鸟重约28-58克,雌鸟重39-55克。其特征包括鲜亮的桔红色头部帽子延伸至眼眉,脸颊被黑色覆盖面罩覆盖到颈部,下颏白色,喉咙和两侧呈现浅橙色。背部和肩部油绿色,腰部蓝绿色,尾端为亮蓝色。此外,还有一条肉桂橙色的颈带。虹膜为褐色,上颌棕黑色,下颌则为淡黄色,腿黑色。

幼鸟外观与成年雌鸟相似,但胸部的羽毛带有黑色边缘。虹膜周围有短小的羽毛形成一个环,幼鸟的喙为苍白色。

【生活习性】
冠翡翠栖息在原始森林、高大的次生林、森林边缘、季风林、开阔森林以及其他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如住了村庄或农场附近的树林,尤其是在有闭合树冠的地方。它们多单独活动,主要通过观察水面来捕猎,捕食对象包括蟋蟀、蜘蛛、蜗牛、蝎子,有时也包括小鱼、小蛇和蜥蜴。

【鸣叫特征】
它发出的鸣叫声有多种,包括快速下降的"keeeerrrrer"音,持续2到3秒,尖锐的"krrrreee-kreeee"声以及类似狗吠的叫声。

【繁殖习性】
冠翡翠会在土崖壁或河流堤坝上挖掘隧道式巢穴来繁殖,产卵季节主要在5月和6月,卵呈纯白色,大小约为29.4×26.2毫米。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白眉翡翠和白领翡翠不同之处在于其宽广的眉纹和几乎赤褐色的下体。

【保护状况】
冠翡翠被IUCN评为近危物种(NT),因其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问题而处于潜在脆弱状态。需要尽快收集关于其生物学、生态学及当前状况的信息。

【地理分布】
冠翡翠在印度尼西亚的小巽他群岛(包括龙目岛、松巴韦塔和东帝汶等地)和塔宁巴尔群岛均有分布。
该物种的5个亚种如下:
- T. a. australasia, 分布于龙目岛、松巴韦塔及东帝汶。
- T. a. dammerianus, 分布于达马尔和巴巴尔小巽他群岛东部。
- T. a. interpositus,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的Leti和Moa。
- T. a. odites, 居住于塔宁巴尔群岛。
- T. a. tringorum, 居住于小巽他群岛东部的罗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