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na Kingfisher
English name:Mariana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Todiramphus albicilla
【简介】
马里亚纳翡翠(Todiramphus albicilla)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特有种,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
【外形特征】
马里亚纳翡翠体长约23至25厘米,体重雄鸟51至90克,雌鸟54至100克。其头部和身体主要为洁白的颜色,有时带有淡绿色的头冠和脸颊部分,头部后方有一条黑色眼纹。喙部是黑色并带有黄色的基部。翅膀比背部和尾巴更深蓝色,而后者则是绿色。雌鸟的颜色较雄鸟略微暗淡,幼鸟颜色则更为深暗,上半身呈绿色,下半身为黄褐色,颈部和胸部的羽毛边缘普遍带有深灰色。
【生活习性】
马里亚纳翡翠广泛分布于北马里亚纳群岛,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种植园中。它们偏好沿海森林,有时出现在河口、红树林海岸和潮汐滩涂。主要食物来源包括甲壳类动物如虾和蟹,还捕食小鱼、昆虫、蜘蛛、蚯蚓、蜗牛、陆蟹、青蛙、蜥蜴、蛇、小鸟的蛋和雏鸟,以及小型哺乳动物。
【鸣叫特征】
马里亚纳翡翠发出一系列响亮的吠叫般的声音。但具体叫声鲜为人知。
【繁殖习性】
马里亚纳翡翠每年通常产两窝幼鸟。巢穴通常是在白蚁巢、腐朽的树干或树桩、土堤、倒伏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鸟巢蕨的底部、以及自然洞穴或啄木鸟留下的空洞中挖掘的。巢室宽10至15厘米,高约10厘米。每窝产卵数量为2到5枚,孵化期及幼鸟离巢期约在44天左右。成鸟对两性均会共同抚养幼鸟。
【外型辨识】
与其他翠鸟种类相比,马里亚纳翡翠以更浅的颜色和独特的头部图案为其标志,例如其白色的眼上斑点和围眼黑纹。
【保护状况】
据IUCN评估,马里亚纳翡翠被归类为NE(未评估)。尽管分布广泛,且某些地区数量较为丰富,但一些亚种,例如vicina和brachyurus,可能因栖息地受到破坏而面临威胁。
【地理分布】
主要生活于北马里亚纳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