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BUCEROTIFORMES > Bucerotidae > Tockus > South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South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South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English name:South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Tockus leucomelas

【简介】
南黄弯嘴犀鸟,学名为Tockus leucomelas,属于犀鸟目犀鸟科弯嘴犀鸟属。这种鸟广泛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和非洲大陆的半沙漠、灌木草原及阔叶林地带。

【外形特征】
南黄弯嘴犀鸟体长约为40厘米,体重介于132至242克之间。此种鸟的特征为其黑白相间的羽毛、带有斑点的翅膀覆羽,尾羽外端为白色,带有长而弯曲的黄色喙,略带馄饨突起。雄鸟的棱突延伸至喙尖,眼周及喉部裸露表皮呈现深肉色,眼睛通常为黄色,偶尔呈现棕色。雌鸟体型相对较小,喙的棱突较短。幼鸟的喙短且偏暗,颜色为淡黄并带有深褐色斑点,眼色为灰色。

【生活习性】
它们生活在非洲南部的半沙漠地区沿水道分布的树木,而在东部分布区则适宜在开阔的灌木草原和林地生存。它们展现出局部的季节性迁移情况,经常迁徙至各地低地和山谷,特别是在干旱期间。食性上,主要以地上的无脊椎动物为主,例如白蚁、蚂蚁、甲虫、毛虫和蚱蜢,有时也捕捉小型哺乳动物和鸟蛋,偶尔食用部分水果和种子。

【鸣叫特征】
这种鸟发出的叫声特性独特,通常是一连串的'ko-ko, ko-ko'声音,速度逐渐加快至'ko-kukuk, ko-kukuk, ko-kukuk',该过程伴随有展翅和头部下垂动作。另一特点则为轻柔的嘎嘎声,随加速而音量增大,最终转变成‘笑声’。

【繁殖习性】
南黄弯嘴犀鸟的繁殖期依赖于首次降雨的时间,通常从9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为成对领地。其巢穴大多位于树洞中,高度在0.8至12.2米范围内。雄性供给筑巢材料,包括草、叶子和树皮,而雌性则通过自身粪便和残余食物将其封闭,男性可以在这种封禁期间为雌性提供泥块。每次产卵数在2至6枚间波动,随后雌鸟在封巢4至5天后孵化。雏鸟生下时皮肤呈现粉色,由雄性单独喂养,直到大约19至27天大时雌鸟脱掉羽茧,并与雄性共同喂养雏鸟直至42至47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雄鸟的较大棱突是区分性别的重要特征。它们与相同属的黄弯嘴犀鸟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眼周及喉部的颜色。

【保护状况】
物种的当前保护状态为无危(IUCN红色名录分类为LC)。

【地理分布】
此种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部地区,具体范围从西南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向东扩大到马拉维、莫桑比克的西部和南部,直到南非的北部。虽然天然栖息地面临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威胁,它们却能在许多农业环境中生存下去,并且即使在有巢树砍伐的情况下也能长期存活。它们在非洲南部的许多大型保护区中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