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English name:East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Tockus flavirostris
【简介】
黄弯嘴犀鸟(学名:Tockus flavirostris),又称为北黄弯嘴犀鸟,属于犀鸟目犀鸟科弯嘴犀鸟属的鸟类。其最显著特征是拥有一个全黄色的富有弯曲的大型喙。
【外形特征】
这种中型鸟类呈现黑白色调,最醒目的是其标志性的下弯大喙,犹如‘香蕉’形状。雄性个体的喙较大,喉部皮肤呈现粉红色;雌性个体则喙较小,喉部皮肤为黑色。其翼覆羽有斑点,尾羽外侧白色,雄性喙端有一个微小的盔状突起。在繁殖期间,它们的喉部皮肤会变得膨胀,眼睛呈现黄色。而幼鸟的喙在大小和颜色上有所区别,为淡黄色带有棕色斑点。
【鸣叫特征】
黄弯嘴犀鸟通过一系列低沉略显粗哑的声音进行交流,叫声通常被描述为类似咯咯的笑声,有时会变为笑声般起伏的咕噜声。
【生活习性】
黄弯嘴犀鸟生活在干燥的稀树草原和荆棘灌木丛中,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为了展示领地,它们通常采取一种头部朝下的展翅姿势。这些鸟叫声深沉起伏,营造出一种特有的环境声音。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季节主要在2月至3月(肯尼亚),有时可延长至3月至5月,甚至10月至11月(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繁殖时,通常成对守卫领地,在树洞或岩石面自然出现的凹陷中筑巢,筑巢高度约为1.5米至4.5米之间。在巢内铺垫树皮和木屑,每窝平均产2至3枚蛋。雌鸟在开始产卵后,会在巢中换羽,由雄鸟在外喂养其直至孵化和幼鸟离巢。
【外型辨识】
与南黄弯嘴犀鸟(即灰弯嘴犀鸟)相比,黄弯嘴犀鸟的眼周皮肤颜色为黑色,而南黄弯嘴犀鸟的眼周皮肤为粉色,且前者叫声更为低沉及音色更为沙哑。
【地理分布】
黄弯嘴犀鸟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的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至坦桑尼亚北部。这些区域提供了该物种理想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