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Red-billed Hornbill
English name:Northern Red-billed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Tockus erythrorhynchus
【简介】
红嘴弯嘴犀鸟,学名 Tockus erythrorhynchus,又称 Northern Red-billed Hornbill。它们是犀鸟目犀鸟科弯嘴犀鸟属的中等体型鸟类,以其独特的红色喙和面部裸露的皮肤闻名。广泛分布于非洲,包括毛里塔尼亚南部至坦桑尼亚东北部,包括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马拉维和赞比亚等地。
【外形特征】
红嘴弯嘴犀鸟体型修长,尾巴较长,体长可达35厘米。雄鸟的喙基部有黄色细线,下颚内侧黑色,面部和喉咙裸露的皮肤颜色从黄色到粉红色,眼睛呈棕色。雌鸟体型稍小,下颚仅有小块黑色斑点。幼鸟和成年雄鸟相似,但喙较短,呈淡橙色。不同亚种在大小、眼色、面部皮肤及羽毛颜色上存在差异。
【鸣叫特征】
红嘴弯嘴犀鸟发出一系列由单音开始的高声啄食声,逐渐变响亮和强调,带有双音节,通常在清晨从显眼的栖木上发出。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开阔的稀树草原和林地,尤其偏好地面覆盖稀疏的环境,也能在更干燥的荆棘灌丛和丘陵地带生存。以昆虫为主食,包括甲虫、白蚁、蝇幼虫和蚱蜢,也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壁虎、雏鸟和死鼠。偶尔食用果实和谷物。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雨季开始后的4-7周,在树洞中筑巢,高度从0.3米至9.1米不等。每窝产2-7枚白色卵,孵化期为23-25天。雌鸟和雏鸟由雄鸟喂养,幼鸟在39-50天后离巢,但达到最大体重是在28-38天左右。第一季离巢后即可繁殖。
【地理分布】
红嘴弯嘴犀鸟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它们最常见于高大的mopane林地中。
【保护状况】
IUCN评估为无危(LC)。尽管在某些地区可能面临贸易威胁,但在大部分范围内,因稀疏地面覆盖而受益,只要有足够的适巢树木存在,它们就能较好地生存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