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tyridae > Tityra > Black-tailed Tityra
Black-tailed Tityra

Black-tailed Tityra

English name:Black-tailed Tityra

Scientific name:Tityra cayana

【简介】
黑尾蒂泰霸鹟(英文名:Black-tailed Tityra,学名:Tityra cayana),属于雀形目、蒂泰霸鹟科的中型鸟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南美洲的多个国家。

【外形特征】
雄性黑尾蒂泰霸鹟体长约20-22厘米,体重约60-70克。其头部至眼下方为黑色,翼部和尾羽呈现黑色,上身则为淡银白色或珍珠灰色,下体白色中带有轻微的灰色调。雌鸟背部、颈部及下体带有明显的深褐色条纹,头部呈棕色。雌雄两性的眼睛周围的红眼圈、红色基黑色的喙均为其成年特征。幼鸟的具体羽毛颜色信息暂无记载。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叫声多为嗡嗡的短促音,类似于“ed”“rek”“urd”或“wenk”,常以双音节或三音节的形式重复发出。

【生活习性】
黑尾蒂泰霸鹟多栖息于低地森林边缘、次生林及种植园树荫下,常见于海拔500米以下,但有时可达1100米。它们通常以成对或小群形式活动,甚至也存在单只活动的情况。这种鸟类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常驱逐其他鸟类。主要食物为果实,偶尔也捕食昆虫喂养其幼鸟。它们习惯在裸枝上休憩或在空中悬停捕捉食物。

【繁殖习性】
黑尾蒂泰霸鹟的繁殖季节一般在11月至3月,但部分地区可能全年都有繁殖活动。它们通常将巢穴建在树洞中,如旧啄木乌巢,或者枯死的棕榈树冠中。雌鸟负责孵化,通常孵化期为18-21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鸟,雏鸟大约20-30天后会离巢。

【外型辨识】
雄鸟的羽毛颜色与其雌鸟明显不同;雌鸟背部有深褐色条纹,头部较灰棕色,而雄鸟则呈现出黑白分明的特征。与花脸蒂泰霸鹟相比,黑尾蒂泰霸鹟的头部显示为更大的覆盖黑色区域,尾部也缺少白色羽毛。

【保护状况】
黑尾蒂泰霸鹟的保护状态归为IUCN级别中的无危(LC)。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范围包括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圭亚那、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以及玻利维亚等地的低地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