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TINAMIFORMES > Tinamidae > Tinamotis > Patagonian Tinamou
Patagonian Tinamou

Patagonian Tinamou

English name:Patagonian Tinamou

Scientific name:Tinamotis ingoufi

【简介】
南山䳍(学名:Tinamotis ingoufi),又称为巴塔哥尼亚高原䳍,是一种属于䳍形目䳍科山䳍属的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智利南部和阿根廷西南部的稀树草原地带,通常栖息于海拔200至800米的地区,混有草地和低矮灌木丛。

【外形特征】
南山䳍体长约35厘米,体型较大。其上身布满灰黑色斑点,头部具有明显的条纹,喉咙为白色,胸部呈现锈色,腹部则为肉桂色。翅膀扁平并在飞行时显露红棕色,嘴部较短,三趾结构,脚色为板岩色。

【生活习性】
南山䳍群居生活,通常成每群3到4只的家庭。这种鸟类常常通过奔跑而非飞翔来逃避威胁,飞行时红棕色翅膀清晰可见。其食量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包括果实、花蕾、嫩叶、种子和根茎,偶尔也吃一些无脊椎动物。繁殖季节多见于11月到12月,雄性承担更多育雏职责,倾向于孵化来自不同雌鸟的蛋。幼鸟大约在2至3周大时,即能开始独立生活。

【鸣叫特征】
南山䳍的鸣声比较响亮和悠远,但由于野外环境的干扰,在风较大的时候可能被掩盖。

【繁殖习性】

【外型辨识】
南山䳍主要通过与其它近似种类的形态差异来鉴别。例如,与其他相同种类的䳍类如凤头䳍(Tinamus major),可以通过其没有长冠和胸部上身模式有异等特征来做区分。此外,还与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北山䳍(Eudromia elegans)具有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09年给出的评估,南山䳍被列为低危(LC),表明当前的种群状况还是比较稳定。

【地理分布】
南山䳍限定在从阿根廷西南部到智利南部之间的稀树草原地区栖息。冬天可能会向西南迁移到沿海地带,但具体的迁徙模式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