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faced Grassquit
English name:Yellow-faced Grassquit
Scientific name:Tiaris olivaceus
【简介】
黄脸草雀(英文名:Yellow-faced Grassquit,学名:Tiaris olivaceus),是裸鼻雀科中的一个物种,主要生活在从墨西哥东部至南美洲西北部及大安的列斯群岛。
【外形特征】
雄性黄脸草雀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醒目的黄色眉纹和喉咙,与深黑色的面部和胸部形成强烈对比,而背部、翅膀和尾部则是橄榄绿色。雌性黄脸草雀则整体上为较暗的橄榄绿色,虽然其眉纹图案隐约可见,但不如雄性那么鲜艳。雄鸟和雌鸟的喙均为灰白色,下颚为角质色,双眼色泽深厚,腿部则是浅灰色。雄鸟在其翅膀下弯处还会拥有一点黄斑。
【生活习性】
黄脸草雀主要生活在海拔2,300米以下的低地处,偏好栖息于半开放的环境中,首先是牧场和农田等。它们主要以草籽为食,但有时也会食用一些浆果和昆虫。这些鸟类常从草的花序上取食种子,或者在土地上寻找食物。在某些情形下,它们甚至会像新世界莺那样在树叶间捉捕昆虫为食。黄脸草雀爱倾情于独居或小小的群居聚会。
【鸣叫特征】
雄鸟为了求偶,在靠近雌鸟的同时发出唱歌声并振动翅膀,使其歌声更为悦耳和更具吸引力。
【繁殖习性】
夏季通常是黄脸草雀的繁殖季节,但除了2月到4月外,其它月份也可能会筑巢。雌鸟会建造一个球状的巢,用草和野草茎编织而成;巢内部则用草花序和纤维铺垫。巢位于地面之上,大约在30厘米的高度区间之内。黄脸草雀每次一般产2到3枚卵,有时可达4枚,幼鸟孵化通常需要12到14天,且由雌鸟单独承担孵化责任。
【外型辨识】
雄性的黄脸草雀有特征显著的黄色眉纹和喉咙,黑色的面部和胸部与之形成强烈对比,而雌性则相比之下更为暗淡,基本呈现为淡橄榄绿色,仅有模糊的面部图案,喙部则精细尖锐不同于其它种类。
【保护状况】
黄脸草雀并未遭遇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按IUCN的评级为“无障碍状态”(LC)。这样的评估意味着黄脸草雀并不是特别地濒危物种,其种群数量稳定不受严重威胁。
【地理分布】
黄脸草雀的分布区间广,从巴哈马群岛、贝里斯、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一路延伸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和春季分别登临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地区,海拔也多在1500米以下,生活在森林边缘和开阔地带等。由于这些因素,黄脸草雀的数量已有所增加,其分布范围也有所扩大。